1 / 5
文档名称:

中国当代文学知识点.docx

格式:docx   大小:24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国当代文学知识点.docx

上传人:buxiangzhid56 2018/10/20 文件大小:2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国当代文学知识点.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中国当代文学史考点
1、 第一次文代会 。( P3)名词解释
答:第一次文代会于 1949 年 7 月 2 日至 19 日在北平举行。这次大会总结了五四
以来文艺工作的成绩与经验,确立了以《讲话》为新中国文艺事业的总方针,指
出了新中国成立以后文艺必须为人民服务,首先为工农兵服务的总方向,提出了
社会主义时期文艺的新任务,成立了郭沫若为主席,茅盾周扬为副主席全国文艺
界的组织 --- 中华全国文学工作者协会。这次大会标志着新文学从此为起点,进入
了当代文学的阶段。
2、 新中国第一次对文艺批判是对电影 《武训传》 。第二次批判是对俞平伯的 《红楼
梦》 。第三次是对胡风的思想进行批判 。
3、 革命样板戏 。( P14)名词解释
答:“文革”期间,江青一伙在全面否定十七年文学的同时,还攫取了《红灯记》
《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等京剧改革成果,并将它们联通现代革命京剧《奇袭
白虎团》《海港》,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以及交响乐剧《沙家
浜》等 8 个剧目,封为“革命样板戏”,吹捧他们是向封资修文艺顽强进攻的突
出代表,是文化革命有破有立的伟大创举。革命样板戏的创作理论集中体现了一
元化的毛泽东革命文艺路线、革命的现实主义与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
法以及三突出等基本原则。( 2 分)革命样板戏虽然在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上进
行了多方面的探索,但也直接导致了文革文艺千部一曲、千人一面的机械复制现
象,从而基本上阉割了艺术创造的生命力,直接阻碍和破坏了新中国文学和文艺
的发展。( 1 分)
4、 地下文学 。( P16)名词解释
答:他们不像主流文学那样通过常态的媒介运行,传播,而是在高压专制下,以
尽可能隐蔽的手抄渠道传阅,不顾压迫,收缴,查禁,围剿,甚至批斗,坐牢,
杀头的危险,自发地创作,自发的传播,诞生了诸如张扬的《第二次握手》,郭
小川的《秋歌》。地下文学和有别于阴谋文学的一类文学,是中国当代文坛特殊
的文学现象。
二、 50、 60 年代小说概括
1、“ 十七年 ”。名词解释。
答:以革命现实主义为主潮。在历史和现实两类题材方面有一些收获。历史题材方面:
本时期小说以反映民主革命为主,描写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的各个阶段。吴强
的《红日》曲波的《林海雪原》和罗广斌、杨益言的《红岩》为例。与历史题材相辉
映,现实生活成为本时期小说创作的里一个突出的题材。而在现实题材中,又以反映
农村生活的小说最多。从土改到农业合作化。以赵树理的《登记》马烽《一架弹花
机》。缺失是显而易见的。不足:文艺的政治化,题材的单一化,手法的简单化,人
物形象的扁平化,作家的非专业化。
2、 《百合花》 名词解释
答:茹志鹃的成名之作,小说写的是解放战争时期发生在我军前沿包扎所的一个
小故事。通过新婚***毅然的献出唯一的嫁妆为英勇牺牲的小通讯员铺在棺底和盖在
身上的情节,热情讴歌了子弟兵对人民的忠诚和人民对子弟兵的敬爱,歌颂了军民之
间休戚相关,生死与共的真挚感情,从而歌颂了人民解放战争的正义性,揭示了人民
解放事业必然胜利的根本原因。 ①讴歌战争中的人性美和人情美
②善于运用细节的描写来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是这篇小说常为人称道的艺术特色。
③女性视角的叙事特色
3、 《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