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论各民族共同缔造中华民族史内容提要:本文从地域政治(*注)的视野来研究各民族如何共同缔造中华民族的历史,将从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古代史这一具有代表性的时间段展开研究。中国的历史是少数民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各个少数民族对中国的历史都做出贡献”。各少数民族自觉、不自觉地发展地域政治,开括进取,共同奠定了伟大祖国的千秋基业。从神话传说到秦代统一到宋元明清,地域政治从分散不断走向集中,中华民族的历史也随之分分合合,在这一过程中,中华民族不断壮大,各少数民族也不断地推动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崛起。中华民族傲然屹立于东方。关键词:中华历史民族历史地域政治中华民族崛起正文:自从人类有了权力的需求之后,地域政治就开始登上了历史舞台,而在我国把地域政治带上舞台的除了汉族外还有各少数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各少数民族与汉族一道共同缔造了灿烂、丰富、厚重、多彩的中华民族的历史。远古神话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以及蚩尤、三苗、九夷的时期,地域政治表现为氏族部落或部落集团,此时期地域政治的发展推动了氏族制度的瓦解,把大中华的历史带入了“民族”的门槛。公元前21世纪,夏禹建夏,标志着部落联盟向民族过度的过程基本完成。夏商周时期,中原地区的地域政治表现为民族共同体,经过春秋战国的民族大迁徙与大融合,华夏民族共同体形成,中华历史首次稳定确立了共同族称、共同地域观念、共同的经济文化模式。同一时期,在中原地区周边的民族的地缘政治表现为建国称王,东边的民族为“夷”,西边的民族为“戎”,西边的民族为“蛮”,北边的民族为“狄”,他们与中原地区的地域政治冲突、融合,“四夷”与“华夏”也不断相容,逐渐形成了“四海”“天下”的格局,为今后中国发展成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一时段各民族积极开疆拓土推动了地域政治的发展,政治文明推动了精神文明,比如以甲骨文、金文等为代表的古文字的兴起,以礼艺、乐艺等为代表的“六艺”的彭兴,以治点、教典等为代表的“六典”,还有以老子、孔子、墨子等为代表的“诸子百家”“百家争鸣”,都是当时中华历史中的辉煌篇章。秦汉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