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9
文档名称:

古诗文教学规划.docx

格式:docx   大小:43KB   页数:1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古诗文教学规划.docx

上传人:buhouhui915 2018/10/21 文件大小:4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古诗文教学规划.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先锋教育大语文之古诗词文教学规划
一 、规划初衷:
温良敦厚 , 诗教也。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
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
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远古的中国就是一个原生态的诗歌社
会,古圣先贤,致虚极,守静笃。观天察地,知万物运行之
道;效天法地,融道德礼仁于诗文之中。在黄河、长江孕育
的土地上,在泰岳华恒根植的山林中,人人活在道中,个个
以诗弘道,唱诗,传诗,采诗。道风和谐 , 民风温润。故曰:
合于道,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先王以是经
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
诗教不仅是中华民族最原始的教育宗旨 , 也是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绵延五千年亘古不断、历久弥新无形的精神所
系。以诗言志,以诗化人,以诗寓心,以诗达意,以诗传情。
先锋教育大语文自然应当传承中华民族的诗化精神,在孩童
蒙以养正的生命纯净自然之时,在人生记忆黄金巅峰之时,
在孩子的生命深处奠基积累深厚的人文精神。正如全球推广
读经第一人王财贵老师所言: “一个曾体悟过天地之大,生
命之远,圣贤之教的人,才是一个真正有生命方向的人。 ”
这也正是教育所期望培养的一个真正与天地相往来,与自然
相契合,有独立人格的人。
二 、规划细则:
【总则】 遵循生命认知发展、教育涵养生命的实施规律
【具体实施】 1、记忆积累原则,不求甚解,熟读成诵;
2、自由自主原则,尊重孩子个体差异,打破年龄年级,学
校为引导,家庭仅为辅助,打破时间地点框框,随时随地由
孩子自主安排,按级别突破,不断激发孩子诵读诗文的兴趣
和积极性;3、解行并重原则,老师不失时异地会抽出典型
诗文予以解释赏析,让孩子感受诗文所寓含的精神和魅力,
引领情感态度价值观;4、鼓励培养原则,学校班级营造诗
文校园,定期公布奖励达到不同级别的学生,从小培养孩子
读诗、爱诗的良好人文情怀, 为孩子奠定诗化人生打下基础。
【组织形式】 学校营造氛围、班级倡导、家庭配合、学生
自主、级别考评、肯定进步、奖励激发、
【级别认定】
奠基积累阶段:勤学级、善问级、慎思级、明辨级、笃行级、
自强不息阶段:好学不厌、乐此不疲
三 、规划目录:
基础阶段: 勤学级
(1) 画鸡 明?唐寅
(2) 画 清?高鼎
(3) 鸟 唐?白居易
(4) 山村咏怀 北宋 ?邵雍
(5) 咏蛙 现代 ?毛泽东
(6) 咏华山 北宋 ?寇准
(7) 咏柳 唐?贺知章
(8) 咏鹅 唐?骆宾王
(9) 江南 汉乐府
(10) 绝句(一) 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
(11) 绝句(二)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12) 古朗月行 唐?李白
(13) 九九歌
(14) 夜宿山寺 唐?李白
(15) 赠刘景文 北宋 ?苏轼
(16) 相思 唐?王维
(17)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刘长卿
(18) 终南望馀雪 唐?祖咏
(19) 题都城南庄 唐?崔护
(20) 蚕妇 北宋 ?张俞
(21) 陶者 北宋 ?梅尧臣 “陶尽门前土”
(22) 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23) 夏日绝句 南宋 ?李清照
(24) 惜时 东晋 ?陶渊明 “盛年不重来”
(25) 悯农 南宋 ?杨万里 “稻云不雨不多黄”
(26) 悯农(一) 唐?李绅 “锄禾”
(27) 悯农(二) 唐?李绅 “春种”
(28) 早春呈水部十八员外 唐?韩愈
(29) 春雪 唐?韩愈
(30) 晚春 唐?韩愈
(31) 渡汉江 唐?宋之问
(32) 村居 清?高鼎
(33) 赠汪伦 唐?李白
(34) 过华清宫 唐?杜牧
(35) 乐游原 唐?李商隐
(36) 秋夕 唐?杜牧
(37) 江上渔者 北宋 ?范仲淹
(38)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39) 敕勒歌 北朝民歌
(40) 赠花卿 唐?杜甫
(41) 静夜思 唐?李白
(42) 青松 现代 ?陈毅
(43) 月夜 / 夜月 唐 ? 刘方平
(44) 问刘十九 唐?白居易
(45) 惠崇春江晓景(一) 北宋 ?苏轼 “竹外桃花”
(46) 惠崇春江晓景(二) 北宋 ?苏轼 “两两归鸿”
(47) 击壤歌 先秦
(48) 二十四节气歌
(49) 陋室铭 唐?刘禹锡
(50) 爱莲说 北宋 ?周敦颐
善问级
(51) 寄扬州韩绰判官 唐?杜牧
(52) 送元二使之安西 唐?王维
(53) 乞巧 唐?林杰
(54) 嫦娥 唐?李商隐
(55)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56) 宿新市徐公店 南宋 ?杨万里
(57) 乌衣巷 唐?刘禹锡
(58) 春夜喜雨 唐?杜甫
(59) 忆江南 唐?白居易
(60) 大林寺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