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冷凉地区甘兰型油菜.docx

格式:docx   大小:36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冷凉地区甘兰型油菜.docx

上传人:buhuixin1314 2018/10/21 文件大小:3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冷凉地区甘兰型油菜.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冷凉地区甘兰型油菜大田群体动态
与产量构成因素关系调查分析
梁  智 胡永善
董延川   贾  浦
1
2
3
3
1. 武威市农业技术服务中心 2. 古浪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3. 古浪县黄羊川农技术站
摘 要:通过对甘兰型油菜种植密度过大和播种方式撒播的问题进行调查分析, 不同
密度与油菜分支数、主轴长度、全株角果数、 角果粒数、千粒重、亩产量相关分析,提出
适宜密度和条播的问题,进一步挖掘提高甘蓝型油菜的生产潜力和区域经济优势。
关键词:甘兰型油菜;群体动态;产量构成;调查分析
油菜是武威主要的油料作物, 1980 年武威油菜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居全省首位,播种
面积  万亩,占全省的 %,2002 年油菜面积已达  万亩,面积比 1980 年增长
%,至今甘兰型双低油菜面积为  万亩左右,仅占油料面积的 16%。2002年天祝县
华藏镇油菜最高亩产达 ,按现行市场价亩产值达  元; 2003 年古浪县黄羊
川镇周家庄村农户陈怀种植油菜  亩华协 1 号亩产达 315kg,亩产值达 945 元,与小
麦亩产 400~500kg,按现行价计算产值仅 664~830 元,小麦亩投入比油菜高 33 元,油
菜投入比小麦降低 % ,而且从地域优势讲,冷凉灌区油菜是优质油菜,而小麦不是
优质小麦。近年来随着甘兰型 “双低”油菜杂交油菜华协品种的推广, 经济、社会效益不
断显现。
但是从生产实际看,目前甘兰型油菜栽培尚未达到良种良法配套栽培, 突出的问题是
种植密度过大、撒播。从栽培角度看密度问题是影响产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认为目前甘兰
型油菜尚处于低水平的栽培水平,增产潜力很大。因此结合基点工作针对此问题于 2004
年 9 月 15 日会同县、镇农技人员进行专题调查,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1 油菜栽培水平、调查方法及结果
古浪县黄羊川镇种植甘兰型 “双低”油菜品种为华协 1 号,播种方式为撒播,平均亩
1
施纯氮  ,五氧化二磷  kg ,生育期病虫害防治 2 次,亩投入 70 元。油菜收获期
抽样调查,按大田油菜不同密度选择田块, 采用五点取样调查大田亩株数, 取 5 株油菜室
内考种 , 结果见表 1。
表 1 甘兰型油菜不同密度室内考种表
/
单位:cm、个、g、kg、株 亩
亩 株 数 20000 24890 29334 36466 44446 61336
株 高
一次分枝
二次分枝 0 0
主轴长度
主轴角果数
全株角果数
角果粒数
千粒重
理论亩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