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怀化医专《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教案编号
2005学年下学期
授课教师
熊蓉华
教研室主任审核名
吴和平
教学课题
慢性支气管炎、肺炎
课时
授课时间
12月26日
12月27日
12月28日
12月29日
12月30日
月日
3
星期一
星期三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
授课对象
04级临床医学专业
班级
9-12
5-8
1 -4
17-20
13-16
目的要求
1、掌握慢性支气管炎的病理变化、并发症及临床特点;
2、掌握大、小叶性肺炎的病变特点及病理临床联系;
3、熟悉大、小叶性肺炎的结局及并发症;
4、了解慢性支气管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5、了解大、小叶性肺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6、了解间质性肺炎的病变特点。
教学重点及难点
1、慢性支气管炎的病理变化、并发症及临床特点;
2、大、小叶性肺炎的病变特点及病理临床联系;
3、大、小叶性肺炎的结局及并发症。
教法与
学法
1、多媒体内尽量多使用图像,说明形态学特点。
2、启发式、提问式讲授。
3、讲授结束时,小结重点和难点的部分。
4、布置课外思考题。
课型
理论课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教学
教学
内容
与
时间
分配
1、慢性支气管炎的病理变化与病理临床联系 50min
2、大叶性肺炎 40min
3、小叶性肺炎 40min
4、间质性肺炎 20min
复习
思考题
1、列出引起慢性支气管炎的外源性因素,简述其兵变特点;
2、比较大、小叶性肺炎的区别。
参考资料
1、吴和平、李晓阳主编.《病理学及病理生理学》,2004
2、(七年制).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
3、金惠铭主编病理生理学第六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
4、 2004
5、叶任高、 2004
6、 2001
自评
本次授课准备充分,学生听课认真,结合临床实例讲授,从病例中提出问题,提高同学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充分注重教书育人,培养同学们良好的职业道德。
慢性支气管炎
一、定义
慢性支气管炎(chronic bronchitis)是指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
临床特点:反复发作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症状,且症状每年至少持续三个月以上,连续两年以上。
常见人群:40~65岁中老年人。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
1、理化因素:
1)吸烟:香烟中焦油、尼古丁等物质可损伤呼吸道粘膜,降低抵抗力;烟雾可引
起小气道痉挛,增加气道阻力。
2)空气污染:大气中的有害气体、刺激性烟尘、粉尘等。
3)气候因素:寒冷空气可导致呼吸道粘膜分泌增加,纤毛排送粘液速度减慢,肺
巨嗜细胞功能减弱等。
2、感染因素:肺炎球菌、肺炎克雷白杆菌、流感嗜血杆菌、奈瑟氏球菌等是导致慢性
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主要病原菌。
3、过敏因素:喘息型慢支患者常有过敏史。该类患者痰中可见较多嗜酸性粒细胞。
三、病理变化
从较大的支气管开始,逐渐累及细支气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