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一章生物与环境
第一节环境与生态因子
环境的概念与分类
城市环境
生态因子的分类及其作用的一般特征
第二节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基本原理
最小因子定律
耐受性定律
生物的生态适应
植物生态适应的方式及其调整
11/11/2017
1
《园林生态学》*
第一节环境与生态因子
环境的概念与分类
城市环境
生态因子的分类及其作用的一般特征
11/11/2017
2
《园林生态学》*
环境的概念
环境(environment) :只具有相对的意义,是针对某一主体而言的。与某一特定主体有关的周围一切事物的总和,就是这个主体的环境。
环境的概念既是具体的,又是相对的
环境因子(environmental factor) :构成环境的各个因素。包括生物有机体以外所有的环境要素。
生态因子(ecological factor) :指在环境因子中,能对生物生长、发育和分布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作用的因子。如温度、水、CO2、O2、地形、海拔等。所有的生态因子构成生物的生态环境(ecological environment)
生存条件:生态因子中生物生存所不可缺少的环境条件。
11/11/2017
3
《园林生态学》*
按环境的主体分:
人类环境:以人为主体,指围绕着人群的空间以及各种外部条件或因素。这是环境科学多采用的分类方法。
生物环境:以生物为主体,指生物个体或群体以外的一切因素总和。这是一般生态学书刊上所采用的分类方法。
环境的分类
11/11/2017
4
《园林生态学》*
按环境的范围大小分:
宇宙环境(space environment):大气层以外的宇宙空间。也称星际环境或空间环境。
地球环境(global environment):大气圈中的对流层、水圈、土壤圈、岩石圈和生物圈。也称全球环境。
区域环境(regional environment):占有某一特定地域空间的自然环境,它是由地球表面不同地区的5个自然圈层相互配合而形成的。
生境(habitat):具体的生物个体或群体生活地段上的生态环境。对植物来说是指植物体或植物群落所居住的地方,是具体的特定地段上对植物起作用的生态因子的总和。
环境的分类
11/11/2017
5
《园林生态学》*
按环境的范围大小分:
植物的小环境(micro-environment):接近植物个体表面或个体表面不同部位的物理环境。
体内环境(inner environment):生物体内组织或细胞间的环境。
环境的分类
11/11/2017
6
《园林生态学》*
按环境的性质分:
自然环境:是指一切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生物生存的自然界中的物质和能量的总和,主要包括空气、水、土壤、岩石矿物、太阳辐射等。
人工环境:是指人类在开发利用、干预改造自然环境的过程中构造出来的有别于原有自然环境的新环境,或称次生环境。
广义上如人工经营的农场、水库、林场、园林等
狭义如温室、建筑空间等。
环境的分类
11/11/2017
7
《园林生态学》*
城市环境及其组成
城市环境是指影响城市人类活动的各种自然的或人工的外部条件的总和。这里的城市环境主要是指城市的物理环境,其组成可分为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两个部分。
城市自然环境:包括地形、地质、土壤、水文、气候、植被、动物、微生物等因素,它们是城市环境的基础。
城市人工环境:包括房屋、道路、管线、基础设施、不同用途的土地、废气、废水、废渣、噪声等因素,它们是人类对自然环境加以改造后形成的结果。
11/11/2017
8
《园林生态学》*
城市生态环境也可分为生物环境和非生物环境两部分。
生物环境:包括城市中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非生物环境:包括城市的气候、水文、土壤、建筑和基础建设等。
11/11/2017
9
《园林生态学》*
城市环境的特征
城市环境的高度人工化特征:
除了大气环流、大的地貌类型基本保持原来的自然特征外,其余的自然因素,如地貌、土壤、气候、水文、植被、动物等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而且这种变化通常是不可逆的。
11/11/2017
10
《园林生态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