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文明上网,绿色上网”主题教育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扎实开展“文明上网,绿色上网”教育活动。从提高学生认识着手,通过各种形式教育学生自觉遵守《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引导学生辩证地认识网络、真实地面对网络、科学地使用网络,树立文明上网、绿色上网意识,拒绝“网络毒品”,摒弃不良信息,远离文化垃圾,规范学生的网络行为,努力为学生构筑健康文明的网络空间。 二、活动目标 
通过本次主题教育活动,使学生真正认识网络的利与弊和沉溺于网吧的严重后果,增强学生的是非观念和自律意识、自控能力,实现从源头上遏制学生进入社会营业性网吧的目的。 三、活动时间 
本次“文明上网,绿色上网”主题教育活动从3月1日起至5月31日结束。 四、方法步骤 
本次“文明上网,绿色上网”主题教育活动共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3月1日——3月31日) 
此阶段德育处组织召开“文明上网,绿色上网”主题教育活动启动大会,制定“文明上网,绿色上网”主题教育活动方案。成立主题教育活动领导小组,结合学校实际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活动方案。向全体学生发出《“文明上网,绿色上网”活动倡议书》。组织学生学习《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和相关的教育材料。多渠道广泛宣传、大造声势,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围和正确的舆论导向。 
第二阶段:调查摸底。(4月1日——4月30日) 
教育的前提是了解学生,了解学生教育才能有的放矢,才能具有针对性。因此,此阶段班主任老师要通过多种方式对本班学生逐一调查,认真相关摸底工作。班主任和学校要对学生进入网吧情况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为下阶段普遍教育和重点突破作铺垫。 
第三阶段:集中教育。(5月1日——5月31日) 
这一阶段要突出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 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学生教育 
学校将把此次主题教育活动作为德育工作重要内容抓实、抓好、抓出成效。
一是寓教育与各项活动之中。德育处、团委、学生会集思广益,精心设计教育方案,恰当选择教育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如:主题班会、讲座、《希望之声》广播台专题广播等形式的教育活动,使学生在喜闻乐见的活动中受到教育。 
二是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教育作用。举行“文明上网,绿色上网”知识讲座,对全校师生进行了培训;各科教师要根据教材实际情况,尽最大可能渗透网络知识教育,特别是信息技术课教师认真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根据学校条件、年级特点和学生接受能力,把网络知识和运用,作为教学内容列入教学计划,变过去只重视计算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教学,在传授计算机知识与操作技能的同时,重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