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临床常见慢性伤口的护理.doc

格式:doc   大小:162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临床常见慢性伤口的护理.doc

上传人:799474576 2018/10/22 文件大小:16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临床常见慢性伤口的护理.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北京协和医院史冬雷
写在课前的话
临床常见的困难伤口主要包括外伤软组织缺损、输液外渗、延迟愈合的手术切口、外科引流管伤口、癌性伤等,不同的困难伤口有各自的特点。通过本课程学习,您将充分掌握临床常见的各种困难伤口的护理措施。
一、外伤软组织缺损的护理
(一)基本概念
外伤软组织缺损是指由于外伤如碾压、挫裂伤、撕脱伤导致大面积软组织缺损,常合并有严重污染。
(二)外伤性软组织缺损的特点
外伤性软组织缺损的特点为:范围大、深度深、出血多、渗液多、疼痛严重、易感染、难愈合。
(三)GustiloⅢ度分型
1.Ⅰ度:伤口长度小于1cm,骨折尖端刺破皮肤,无碾压伤,污染和软组织损伤较轻。
2.Ⅱ度:伤口长度大于1cm,软组织损伤较广泛但无撕脱伤,有轻度或中度碾压挫伤,伤口有中等度污染,中等度粉碎性骨折。
3.Ⅲ度:软组织广泛损伤,有严重碾压伤,伤口重度污染,粉碎性骨折。Ⅲ度分以下三型:
(1)ⅢA型:创面有足够软组织覆盖骨折部位。
(2)ⅢB型:有广泛软组织损伤、缺损,清创后需用皮瓣覆盖创面。
(3)ⅢC型:伴有需要修补的动脉损伤。
(四)外伤性软组织缺损的修复过程
(或称炎症阶段):是人体对损伤伤口的即刻反应,主要是止血和炎症。结果为控制出血和建立一个清洁的伤口床。清洁伤口的炎症阶段大约持续3天左右;坏死和感染伤口的炎症阶段延长,伤口愈合会延迟。
(或称成纤维细胞增殖阶段):此阶段软组织的缺损由新生肉芽组织填充,主要成分是肉芽和上皮。二期愈合伤口,此阶段也可发生收缩以减少缺损的面积。
(或称修复阶段):是全层伤口愈合的最后阶段,从伤口闭合开始可持续1年或更长。成熟阶段伤口易再破溃,因此愈合后保护很重要。
(五)外伤性软组织缺损的处理
对于外伤性软组织缺损,在不同时期分别应采取什么样的处理措施?

(1)清创,应在伤后6~8小时内完成。切除已失去活性的组织,用大量生理盐水冲洗创面,清除坏死组织碎片、异物和细菌。
(2)如果有骨折先复位和固定。
(3)修复需要重建的血管、神经、肌腱。
(4)按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原则覆盖和封闭创面。
:
(1)清洗:生理盐水冲洗伤口。对严重污染或感染或坏死组织的伤口,可先用双氧水冲洗,再用生理盐水冲洗。
(2)清创:对有腐肉和坏死组织的伤口,选择自溶清创和保守性锐器清创相结合的方法。
(3)敷料选择:炎症阶段选择吸收性敷料或消炎抗菌敷料。增生阶段选择水胶体糊剂敷料或藻酸盐敷料促进组织愈合,上皮化阶段使用水胶体片型敷料促进上皮化。
(4)效果评价:伤口愈合率%=(处理前伤口面积-处理后伤口面积)÷处理后伤口面积×100%。研究认为,如果伤口愈合率>40%,预示伤口能够通过保守处理而愈合。缩短愈合时间是伤口治疗的全球金标准。
二、输液外渗伤口的护理
(一)基本概念
在静脉输液治疗过程中或完成治疗后,由于各种原因的液体外渗,导致局部组织变性坏死所致的软组织缺损,形成输液外渗伤口。
(二)输液外渗伤口形成的原因

血管脆性增加或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末梢血液回流障碍导致局部药物浓度过高刺激内皮细胞。

血液系统疾病、休克、血管疾病(血管炎、脉管炎、静脉曲张等)、心肺疾病(心功能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