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
文档名称:

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评价指标(14页).doc

格式:doc   页数:1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评价指标(14页).doc

上传人:用户头像没有 2015/9/12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评价指标(14页).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更多资料请访问精品资料网()
更多企业学院:p/
《中小企业管理全能版》
183套讲座+89700份资料
p/
《总经理、高层管理》
49套讲座+16388份资料
p/
《中层管理学院》
46套讲座+6020份资料 
p/
《国学智慧、易经》
46套讲座
p/
《人力资源学院》
56套讲座+27123份资料
p/
《各阶段员工培训学院》
77套讲座+ 324份资料
p/
《员工管理企业学院》
67套讲座+ 8720份资料
p/
《工厂生产管理学院》
52套讲座+ 13920份资料
p/
《财务管理学院》
53套讲座+ 17945份资料 
p/
《销售经理学院》
56套讲座+ 14350份资料
p/
《销售人员培训学院》
72套讲座+ 4879份资料
p/
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评价指标体系说明
(2011年版)
本说明是为进一步深化城市畅通工程对《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评价指标体系》中各评价指标的作用和评价方法的解释,以加深对各指标的理解,掌握各指标的计算与评价方法,用以指导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评价工作。
该体系中,按考核要求把30个指标分成核查指标和调查指标两大类,核查指标是指以自评数据为基础,对某些数据进行抽查核实的指标;调查指标是指以实地调查、测算所得数据为准的指标。其中,P8、P9、P14、P15、P16、P18、P19、P20、P21、P22、P23、P24、P25、P26、P27、P28、P30等17项指标由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负责落实、考核,P2、P3、P4、P5、P6、P7、P11、P12等8项指标由城建部门负责落实、考核,P1、P10、P13、P17、P29等5项指标由政府牵头、多个相关部门协同落实。
一、评价范围说明
(一)城市分类
A类城市:特大型城市。市区人口在500万以上,建成区面积在400平方公里以上,GDP在2000亿元以上。
B类城市:大型城市。市区人口在200万~500万之间,建成区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GDP在500亿元以上;或市区人口在500万以上,建成区面积在200~400平方公里之间,GDP在1000亿元以上。
C类城市:中型城市。市区人口在50万~200万之间,建成区面积在50平方公里以上,GDP在200亿元以上;或市区人口在200万~500万之间,建成区面积在50~100平方公里之间,GDP在500亿元以上。
D类城市:小型城市。市区人口在50万以下,建成区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下,GDP在20亿元以上;或市区人口在50万~200万之间,建成区面积在50平方公里以下。
(二)统计范围
建成区:城市行政区内实际已成片开发建设、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设施基本具备的区域。对核心城市,它包括集中连片的部分以及分散的若干个已经成片建设起来,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设施基本具备的地区;对一城多镇来说,它包括由几个连片开发建设起来的,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设施基本具备的地区组成。因此,建成区范围,一般是指建成区外轮廓线所能包括的地区,也就是这个城市实际建设用地所达到的范围。
市区:指城市行政区域内的全部土地面积(包括水域面积)。地级以上城市行政区不包括市辖县(市)。按国务院批准的行政区划面积为准。
市区人口:指城市行政区域内有常住户口和未落常住户口的人,以及被注销户口的在押犯、劳改、劳教人员。未落常住户口人员是指持出生、迁移、复员转业、劳改释放、解除劳教等证件未落常住户口的、无户口的人员以及户口情况不明且定居一年以上的流入人口。地级以上城市行政区不包括市辖县(市)。按公安部门的户籍统计为准。
二、评价指标说明
(一)道路交通基础设施指数
道路交通规划体系
符号:P1
说明:
(1)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
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是保证交通建设、管理的科学性、避免重复建设和决策失误的最重要环节,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不同的城市规模,交通方式构成和主体交通方式不同,因而对交通规划的类型要求也不同。
特大型城市要求提供包括交通枢纽规划、停车规划、交通需求管理规划等内容的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文本以及包括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和公共交通专项规划在内的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文本或单独的上述内容的规划文本、专家评审意见、市政府批准的文件。
A、B类城市要求包括公共交通规划、交通枢纽规划、停车规划等内容的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的文本或单独的上述内容的规划文本、专家评审意见、市政府批准的文件。
C类城市要求提供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的规划文本、专家评审意见、市政府批准文件。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