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对羟基苯甘氨酸工艺说明.docx

格式:docx   大小:32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对羟基苯甘氨酸工艺说明.docx

上传人:liwenfei1314 2018/10/23 文件大小:3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对羟基苯甘氨酸工艺说明.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对羟基苯甘氨酸工艺说明
1 产品概述
左 旋 对 羟 基 苯 甘 氨 酸 , D-(-)-4-Hydroxyphenylglycine , 分子 式
( Formula ) : C 8 H 9NO 3 ,分子量 ( Molecular Weight ) :  ,纯品外观
为白色针状结晶,熔点: 240 ℃,微溶于乙醇和水,易溶于酸和碱溶液生成
盐。
作为一种医药中间体, D -对羟基苯甘氨酸主要用于 β-内酰***类半合成抗
生素的生产, 如在羟氨苄青霉素 (阿莫西林)、头孢羟基苄 (欧意)、头孢氨苄(先
锋Ⅳ)等广谱抗生素的合成生产中, D -对羟基苯甘氨酸是必不可少的侧链酸。
这些由 D-对羟基苯甘氨酸作为中间体合成得到的抗菌药物抗菌谱广, 对革兰氏
阳性菌、 革兰氏阴性菌等均具有较好的杀灭作用, 同时作为新型的抗生素, 这些
抗菌药物具有极佳的口服效果,并克服了过去广泛使用的青霉素 G 等存在的抗
菌谱窄、 副作用大、 耐酸性差、 不能口服或自服效果差以及耐药性反应越来越普
遍等严重缺陷,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抗生素世界范围内的大量生产,
进一步带动了中间体 D -对羟基苯甘氨酸的发展。
国外从 1960 ~ 1970 年代就开始了 D -对羟基苯甘氨酸的合成研究,并在
1970 年代开始批量生产, 1980 ~1990 年得到发展。 D -对羟基苯甘氨酸需求量
近年来增加得很快。据报道,在 1999 年国际上单纯为生产阿莫西林,对 D -对
羟基苯甘氨酸的需求量就达 8kt ,美、欧、日等地对其需求量更是超过万吨。国
际上生产 D-对羟基苯甘氨酸的厂商有日本的合成化学、 HIGH CHEM 株式会社、
荷兰 ANDN 公司以及西班牙、 韩国、瑞典等国家的一些公司。 国内从 1980 年开
始研制 D -对羟基苯甘氨酸, 90 年代中期开始小规模生产。近年来,国内对羟
氨苄青霉素 (阿莫西林) 的需求量迅速增加, 一些抗生素生产企业的半合成抗生
素和头孢类产品陆续通过中试,阿莫西林生产装置相继转入生产。
D -对羟基苯甘氨酸的研究开发在我国起步较早, 但局限在化学法生产
工艺。目前上海、浙江、江苏、河北等地有不少厂家采用化学合成及化学
拆分法生产 D -对羟基苯甘氨酸,但由于其流程长、收率低、成本高及产
品质量难以达到进口同类产品指标要求而无法与国外的酶法产品相竟争。
该工艺特点是利用菌种产生海因水解和氨甲酰基水解酶,通过酶水解
将底物对羟基苯海因一步转化为 D-对羟基苯甘氨酸。经多年的技术攻关,
通过开发主要原料对羟基苯海因合成新工艺,培育活化原始菌种及选择最
佳发酵及产酶条件,剖析基因启动的诱导机制并开发了新型诱导剂和洁净
合成工艺,筛选了加量只有几十 PPm 的絮凝剂收集菌体,采用新颖的产品
精制工艺等多方面的研究工作。主要技术指标酶活由过去的  提高到
,生物量由 (A600) 提高到 (A600) ,酶对底物的转化
率超过 98% ,产品收率达到 85% ,产品质量达到荷兰、日本等进口同类产
品标准,各项技术经济指标领先于国内同行业并达到当代国际先进水平。
2 化学反应过程
OH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