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文档名称:

第六章《堂吉诃德》.pptx

格式:pptx   大小:131KB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第六章《堂吉诃德》.pptx

上传人:wz_198614 2018/10/23 文件大小:13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第六章《堂吉诃德》.ppt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一) 总评
作者评价;作品评价:堂吉诃德与哈姆雷特、浮士德并称为西方文学三大不朽典型形象。 基调:滑稽模仿(burlesque):堂吉诃德与桑丘·潘沙的“游侠史”。
库文档分享
(二)情节扫描——
骑士道:走火入魔。
古派乡绅吉哈诺=堂吉诃德(愁容骑士);
牧猪女罗任索=杜尔西内娅(贵妇人);
驽騂难得=从前的骏马。
马厩受封。大战风车;斗非洲狮;送情信。
库文档分享
滑稽叙事:三次游侠史(短片)
“像干尸一样”,由邻居用驴送回;
;
“白月骑士”手下回家。
临终醒悟。
库文档分享
(三)丰富复杂的思想内涵
杨绛中译本序:堂吉诃德是一个不断前进、内涵不断更新的形象。
卡莱尔:“一本最逗笑的书。”
拜伦:“一切故事里最令人伤心的故事。”
 蒲伯:“最有理性的疯子。”
库文档分享
——西方骑士文学的终结(主观意图/表露层次);
2. 批判现实——反映16-17世纪西班牙广阔的社会现实,揭露封建制度下人民的苦难(客观主题/显在层次);
库文档分享
3. 文化悖论——本真追求与作茧自缚
(隐含层次与宏观哲理:进化与异化;海德格尔:真理=澄明、去蔽。) 
堂吉诃德形象的乌托邦蕴含:作为文化符号的堂吉诃德——真纯、勇气、理想与未受污染的精神家园之象征。
庄子《应帝王》:“七窍成而混沌死。”
菲尔丁:谁更疯?
约翰逊:谁更可笑?
库文档分享
这部世界名著在题旨上的三个层次既有内在逻辑联系,又各具功能。第一个层次以扫除骑士道为宗旨,充分发挥了讽刺文学和愉悦读者的功能,起到了以笑声摧毁骑士道的作用;第二个层次使我们笑过之后进入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社会现实的广袤时空,主要功能是引发读者含泪的批判性思考,氛围由诙谐轻快转入深沉凝重;
库文档分享
第三个层次引发我们对人类及其命运的总体性反思,主要功能是从宏观的哲学意义来理解堂吉诃德形象所蕴含的人类文化的悖论,使读者的思考跨越历史、现在与未来,穿透层层迷雾。把这三重主题有机地联系起来可以比较完整准确地把握这部世界名著丰富的思想内涵,理解堂吉诃德形象的永恒魅力。
库文档分享
【知识点与考点】
堂吉诃德的形象简析:西方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著名作家塞万提斯《堂吉诃德》的不朽文学典型。是一个因为阅读骑士小说走火入魔的滑稽可笑的人物,他行侠仗义,迂阔荒唐、莽莽撞撞,在现实中到处碰壁;但是,只要不涉及骑士道,他就是最清醒、最勇敢、最高尚、最纯良的形象,性格中不时闪耀出人文主义思想的光辉。
库文档分享
(四)绝妙的对比:堂吉诃德与桑丘·潘沙
形象、高矮、胖瘦、坐骑、性格、谈吐……
堂吉诃德以理想主义(idealism)为基调,既可笑,又可爱、可悲;品德善良,精神崇高,勇敢过人,但又脱离实际,迂阔顽固,以幻想代替现实,是一个硬充骑士、引人发笑的滑稽人物;滑稽癫狂中有着清醒的理性和真知灼见。
库文档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