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1.         如何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全面发展就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促进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
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促进人的发展与自然的和谐,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和谐,努力实现从单纯追求发展数量的发展模式到注重发展质量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根本转变。 
2.         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问题:
1、不断增长的就业和再就业压力
2、收入分配差距引起的贫富分化进一步加剧
3、社会保障体系薄弱
4、公共安全形势严峻
5、资源、环境与工业化的矛盾
对策:
1、  充分就业——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
2、  缩小贫富差距——建设和谐社会的“支点”
3、  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经济社会发展的“减震器”
4、  构建公共安全体系——经济社会发展的“屏障”
5、资源环境保护与工业化协调发展——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和原则
内涵:
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原则: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必须坚持民主法治,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4.         “又好又快”与“又快又好”的关系、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又好又快”与“又快又好”的关系:
“又快又好”用“快”统领“好”。“又好又快”,以“好”统领“快”,使“快”服从“好”。“又快又好”强调的是一个“快”字,“好”相对于“快”是第二位的。由于“快”字当头,许多地方一味追求增长速度,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其结果是“没有发展的增长”;“又好又快”,以“好”统领“快”,使“快”服从“好”,这样,就能既保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防止大起大落,又能坚持好中求快,注重优化结构,努力提高质量和效益,从而实现经济发展方式根本转变。“又好又快”的发展,核心就是以民为本,以人为本。“又好又快”的发展就是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经济增长一般表示更多的产出,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提供产品和劳务的能力持续上升,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通常用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或者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来衡量。而经济发展则既包括更多的产出,同时也包括产品和分配依赖的技术和制度安排上的变革。
“经济发展”一词表示随着经济增长而同时出现的一系列经济、社会、政治以及文化等结构的根本性变化。对发展中国家而言,经济发展主要意味着贫困、失业和收入不均等三大问题的基本改善。
“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二者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经济发展以经济增长为物质基础、前提条件和基本动力,但它的含义更为广泛,更带有本质性。
5.         社会主义荣辱观中判断标准和实质
荣辱观是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