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别忘了这名言的后半句.docx

格式:docx   大小:15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别忘了这名言的后半句.docx

上传人:在水一方 2018/10/23 文件大小:1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别忘了这名言的后半句.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别忘了这名言的后半句
1、父母在,不远游。
出自《论语》中的《里仁》:“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意思是:孔子说:“父母在世,不出远门。如果要出远门,必须要有一定的去处。”方,在这里是指方向,地方,处所。
这句话要辩证地理解:表明孔子既强调子女应奉养并孝顺父母(远游就做不到了),但又不反对一个人在有了正当明确的目标时外出奋斗。
 2、“言必信,行必果”。
 出自《论语·子路第十三》:“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意思就是:固执的庸士就是这样子。庸者,庸言庸行之庸,作平常义。
“硁(keng)硁然”形容浅薄而固执。因此孟子同学直接就说: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惟义所在”——只要合乎道义。
3、“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出自《庄子·养生主》:“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意思大概就是说,你拿有限的生命去学什么没完没了的知
识,你真是个傻瓜呀!“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却一直被许多人用于鼓舞学****者珍惜时间、努力学****br/>4“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出自《》:“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是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
意思是不孝的事情有很多(有三种之说,但孟子说过有五不孝),以不守后代之责为大。
这句话现在人们普遍理解作为儿女,要为家族续香火,不然就是不孝,完全错了。
舜没有告知父母就结婚了,这就是无后,但君子以为,和告知了差不多(因为一舜出家在外,二是尧要把女儿嫁给他,古有以帝王为父母一说,三舜的父亲对他很暴力,即使这样他还是很孝顺。所以君子们都认为一样)。和生孩子续香火没一毛钱关系。
5、三思而后行。
出自《论语》公冶长第五: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三思”是多想的意思。季文子是当年的鲁国大夫,他办事办得很谨慎,什么事情都先想来想去,经过仔细思考以后再决定怎么做。这虽然是他的优点,但有的时候变成缺点,当他面临着惨烈的政
治斗争时,犹豫不决,束手束脚,不能采取果断的处理(据《四书集注》)。
所以孔子说“再,斯可矣”(想两次就可以,就是充分的),言外之意就是“不要犹豫不决”。孔子的意思是想两遍就赶紧去做,想来想去的还不行动就来不及了!总之,“三思而后行”的原来的意思是“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
6、闭门造车。
朱熹在《中庸或问》中说:古语所谓‘闭门造车,出门合辙’,意为:虽然是关起门来在家里制造的车子,拿出门去行路的时候,却能和车辙完全适合,这是因为有一定的规格、尺寸做标准的缘故。所以叫做“闭门造车,出门合辙”。
而今天所谓的“闭门造车”,却是在讥讽“出门不能合辙”的脱离实际。
7、百善孝为先。
出自清代王永彬的《围炉夜话》:“百善孝为先,万恶***为源,常存仁孝心,则天下凡不可为者,皆不忍为,所以孝居百行之先;一起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