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双氧水的生产方法
双氧水的质量指标
国家标准GB1616-2003(工业过氧化氢)规定了工业双氧水质量标准,见下表。
GB1616-2003双氧水质量标准
指标名称
%
30%
35%
50%
70%
优等品
合格品
过氧化氢的质量分数/% ≥
30
35
50
70
游离酸(以H2SO4计)的质量分数/%≤
不挥发物的质量分数/% ≤
总碳(以C计)的质量分数/% ≤
硝酸盐(以NO3计)的质量分数/% ≤
稳定度/%
97
90
97
97
97
97
注:过氧化氢的质量分数、游离酸、不挥发物、稳定度为强制性要求。
过氧化氢的质量分数与密度对照表
过氧化氢的质量/%
密度(20℃)/(g/mL)
30
35
50
60
70
87
双氧水主要生产方法
双氧水的工业生产方法主要有电解法、蒽醌法、异丙醇法、阴极阳极还原法和氢氧直接化合法等。目前蒽醌法是目前国内外生产双氧水最主要的方法。
20世纪90年代前,国内双氧水生产企业大多采用电解法,该法电流效率高、工艺流程短、产品质量高,但由于电耗较大,生产成本高,不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已逐渐被淘汰。此外,国内也在研究采用氧阳极还原法生产双氧水,该法利用水和空气作为原料,具有成本低、投资少、污染小等特点,但目前该法仍未实现工业化生产。我国的双氧水产品有工业级、试剂级、食品级、医药级和电子级等几种,浓度ω(H2O2)%、30%、35%、50%、70%等多种规格,GB1616-。
异丙醇法…
电解法
电解法是生产双氧水的最早方法,于1908年实现工业化生产,以后经过不断改进,成为20世纪前半期生产双氧水最主要的方法。它又可分为过硫酸法、过硫酸钾法和过硫酸铵法3种生产方法。其中工业上主要采用过硫酸铵法。该方法具有电流效率高和工艺流程简单等优点。先将硫酸氢铵电解成过硫酸铵,再将后者水解,生成双氧水,电解所用的电解槽是以铂为阳极,以铅或石墨为阴极;硫酸氢铵水溶液先流经阴极室,再作为阳极液从阳极室流出,即得过硫酸铵水溶液,然后将其在铅、石墨或锆管组成的水解器中减压水解、蒸发,蒸出的双氧水和水经精馏浓缩,得到质量分数为30%-35%的双氧水水溶液。不足之处是能耗高,设备生产能力低,要消耗贵重金属铂,成本高,目前只有极少数厂家采用该法进行生产。
蒽醌法…
氢氧化合法
由氢氧化合制备双氧水是一种具有环保意义的最直接最简捷和最经济的合成方法,其工艺特点是采用几乎不含有机溶剂的水作反应介质,采用活性炭为载体的Pt-Pd催化剂,水介质中含有溴化物作助催化剂,反应温度为0-25℃,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