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宁夏固原须弥山石窟
发表于 2009-05-06 23:20:19
须弥山石窟在固原市原州区三营镇境内,距市区55公里,是我国开凿最早的十大石窟之一。
      远远就能看到弥勒大佛,占据整个山头的一大半。大佛头部螺髻,双耳垂肩,嘴角含笑,神态端庄,面颊饱满而线条柔和,有着一种温柔的美。其余几座山峰的崖面上,蜂窝般地布满了大大小小的阁楼洞窟,在山势的起伏迂回中随地赋形,各具姿态。
      相传,须弥山最早只有弥勒佛,人送美称“二佛爷”。盛名远播,各地的善男信女慕名而来,一年四季香火旺盛。话说龙门的大佛爷,一向清高。他听到这个消息后,差点气破肚皮,一心想找二佛爷的难堪,正好须弥山开庙会,他便驾云来到须弥山地界,大吼一声,落在二佛爷的右边,他扭头一看,傻眼了,人家坐着比他站着还高。而且二佛爷正襟危坐、目不斜视,看都不看他一眼。大佛爷见状,再也迈不开步子,便嘴唇微张,双臂下垂,一直站到今天,它就是大佛右边1号窟中的那位了。消息传到云冈的三佛爷处,三佛爷坐不住了,也想比试一下,于是也来到须弥山,当他看到二佛爷非凡的威仪后,惊得“扑通”一声跌坐在地,动弹不得,他就是3号窟中只有轮廓而没有面目的佛爷。须弥山发生的事情不径而走,四川峨眉山的大佛也想看个究竟,便也赶到须弥山,结果刚到就被二佛爷高大的形象吓得爬到地上,这就是二佛爷脚下的那块被称为“飞来石”的巨石。这个故事流传很广。
      大佛楼中的弥勒佛就是故事中的二佛爷,,一只耳朵就有两人高,一只眼窝也有一个人长,比山西云冈石窟20窟的大坐佛还高7米多,
      比河南龙门石窟奉先寺卢舍那大佛也高出2米多,是须弥山石窟的代表作。窟前原来有木质结构的阁楼,以后又修成三重楼阁,所以叫大佛楼,遗憾的是在1920年海原大地震中被震毁。从大佛底下看对面的山体,当年地震时裂开的沟壑依然清晰。须弥山大佛的造像特征和卢舍那大佛酷似,有着“端庄秀丽、平易近人”的女性特点,这和武则天有关。须弥大佛虽然是沙石岩雕成,但雕凿的技法却细腻柔而又圆润,体现出典型的唐代造像艺术风格。
      须弥山石窟的开凿,早在北魏孝文帝时期就开始了。这一时期的洞窟主要集中在“子孙宫”,洞窟形制以中心塔柱窟为主,造像组合形式以“一佛二菩萨”为主。北周时期是须弥山石窟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开凿的石窟规模大、数量多、造像精,主要分布在圆光寺和相国寺。圆光寺是进行宗教活动的重要场所,其寺院名称为明代皇帝朱启祯所赐。被称为“须弥之光”的第51窟是须弥山形制独特、规模最大的洞窟,由前室、主室和左右耳室四部分组成,主室的方形塔柱上左、右、后三面各开一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