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儿科护理学》(第二版)
黄玲主编
第9章循环系统疾病
黄玲
曲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主要内容
第1节小儿循环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第2节先天性心脏病
第3节病毒性心肌炎
学习目标
,正常各年龄小儿心脏、心率、血压的特点。
、分类、四种常见先天性心脏病的病理生理、辅助检查、治疗要点及护理诊断/问题。
。
、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护理诊断/问题、护理措施。
第1节小儿循环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一、心脏的胚胎发育:
于孕第2 ~ 8周心脏及大血管发育完成。
二、胎儿血循环及出生后的改变
(一)正常胎儿的血循环
胎儿血液循环有以下特点:
、
胎盘进行交换的。
、右心脏都向全身供血。
,故只有体循环而无有效
的肺循环。
、卵圆孔、动脉导管是胎儿
循环的特殊通道。
,肝脏血含氧
最丰富,心、脑及上半身次之,腹腔脏器
及下肢血含氧量低。
第1节小儿循环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二)出生后血循环的改变
:
(1)脐动脉:于生后6 ~ 8周变成膀胱脐韧带。
(2)脐静脉:于生后6 ~ 8周变成肝圆韧带。
:
(1)功能闭合:左房压力>右房压力。
(2)解剖闭合:于生后5 ~ 7个月闭合。
:
(1)功能闭合:
主动脉压力>肺动脉压力。
(2)解剖闭合:
80%于生后3个月闭合,
95%于生后1岁闭合。
第1节小儿循环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三、正常各年龄小儿心脏、心率、血压的特点:
(一)心脏大小:年龄越小,心脏相对越大。
(二)位置:
年龄
心脏位置
心尖位置
肋间隙
锁骨中线
<2岁
横位
第四肋
~
2~7岁
斜位
第五肋
上
>7岁
斜位
第五肋
~
第1节小儿循环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三、正常各年龄小儿心脏、心率、血压的特点:
(三)心率:
,心率越快。
,心率就增快10~15次/分。
年龄
新生儿
<1岁
2~3岁
4~7岁
8~14岁
心率
120~140次/分
110~130次/分
100~120次/分
80~100次/分
70~90次/分
第1节小儿循环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三、正常各年龄小儿心脏、心率、血压的特点:
(四)动脉血压
:收缩压 60 ~ 70 mmHg ( ~ )
2. 1岁:收缩压 70 ~ 80 mmHg( ~ )
~12岁:收缩压(mmHg) = 年龄×2+80
[或(年龄×)+]
= 2/3收缩压
:标准血压±20mmHg()
()
第2节先天性心脏病
一、概述
(一)定义:是指胎儿时期心脏及大血管发育异常而导致的心血管畸形。
(二)病因:
,如风疹、流行性感冒、腮腺炎和柯萨奇病毒感染等。
(如抗癌药、甲苯磺丁脲、抗癫癎药物等)。
(如糖尿病、高钙血症等)。
。
5妊娠早期酗酒、吸食毒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