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济禾农机发展的方向
沙道观向家渡村地处松滋河畔,交通便利,土地肥沃,水源方便,非常适合粮食、棉花、蔬菜生长。历年来为国家粮、棉、油基地。其农机服务业起步于1992年,当时就一台手扶拖拉机和一台微型水田耕整机,一年作业面积不到200亩,到了1997年。沙道观农机站为推广农业机械用项目资金购买了一台海马背负式收割机,用于小麦、大麦、水稻的收割和田地耕整,开始了现代农机服务业的雏形。
2001年,由高登权出资购买了一台碧浪履带式收割机,成为了本地种田带头人。在其带动下,周围大中型农机具逐渐发展了起来,但作业零散,机具扎堆,效益低下。2005年,农机热了起来,高登权拿盖新房的20余万元购买了一台洋马半喂入收割机,进入了机收市场新天地,并进行跨区作业,单机年作业量达到了3000亩,他挖到了第一桶金。2009年又增加1台井关乘坐式高速插秧机,2台手扶式插秧机,2台554型耕整机。初步有了家庭农场规模。随着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越来越多,老龄化严重,土地撂荒也越来越多。党的十八大以来,土地流转成为新农村发展的必经之路。于2012年成立济禾家庭农场,当年流转土地300亩,年纯收入18万元。为不断发展壮大,2015年,在市农机局的大力支持下,注册成立松滋市济禾农机专业合作社。注册资金120万元,社员10人,法定代表人为高登权。
占地2000平方米,拥有农机手培训室及办公用房各1间,机库400平方米,维修车间114平方米。拖拉机6台套,收割机6台,高速乘座插秧机2台,各类维修设备一应俱全,流转土地1000亩,托管土地3000亩以上。合作社集土地流转、土地托管、农业机械维修为一体。
合作社按照“民办、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