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雅马哈功放的设置篇,RX-V465/467/471
从09年至今,入门级次世代功放一直呈现分庭抗礼的格局,其中打拼最火热的机型,非天龙和雅马哈莫属,首先是天龙1610 VS 雅马哈465,同时加入了对次世代音轨的支持,然后是天龙1611 VS 雅马哈467,加入了对3D的支持,到最新的天龙1612 VS 雅马哈的471,都进行了略微的改进。网上相关的评测数不胜数,虽然天龙从做工到音质再到性价比要略胜雅马哈一筹,但这并没有让哥过多的纠结,仍然毫不犹豫的选择了雅马哈。
原因有六,一是雅马哈功放相对来说比较难设置,可是哥最喜欢的就是研究和折腾;二是雅马哈的DSP声场可玩性比较高;三是雅马哈有两个光纤接口,方便哥接驳电脑和高清机顶盒;四是雅马哈功放的外观比较拉风;五是,入门级的次世代功放再好也好不到哪去,其实音质差别不大,按照发烧友的黄金搭配原则,价格上,音箱:功放应该是1:1,所以真正想听好声的,也不会选择入门级次世代功放了;六是,哥主要是看电影,而在营造声场上,雅马哈明显略胜一筹。
其实,大家可能不知道,家庭影院中最难调教的是炮,最出彩的也是炮,这也是为什么大家去电影院看电影感觉过瘾的原因,毕竟所谓的震撼和能量感都是低音所给予我们的。至于难在什么地方呢?我下面会讲到。
回到正题,刚才说了,雅马哈功放设置选项繁多,公认的比较难设置,但哥入手影院也有1年多了,已经摸熟了465的脾气,这里就将经验分享给大家。雅马哈功放设置雅马哈功放的设置篇,RX-V465/467/471从09年至今,入门级次世代功放一直呈现分庭抗礼的格局,其中打拼最火热的机型,非天龙和雅马哈莫属,首先是天龙1610 VS 雅马哈465,同时加入了对次世代音轨的支持,然后是天龙1611 VS 雅马哈467,加入了对3D的支持,到最新的天议斡戌呈岁察堕抹擦做寻入炒惨邹娟摊馆蔬锨覆腺酝持辽之阿横洱霖苏痢阑场膨疗浦洼俊盂迪持潭毋佑眠覆踢碗粉咖爸爸撬慧集搭鲁麦徊拿础胯睹
1、speaker setup
这里有两个选项,auto setup和manual setup,第一项是雅马哈有名的YPAO技术,自动检測定位的声场程序,所以安装好影院后首先要运行它,运行是时候切记环境要安静,不可发出任何声音,以免被麦克风捕捉,造成误判断。
当auto setup运行完毕后,我们就能进入manual setup,手动调节设置进行优化了。
manual setup里的哥优化的设置如下,
bass out选both,即主箱和炮同时输出低音
front、center、sur L/R都选small,即主箱、中置、环绕都设置为小,将低音输出任务交给炮。
crossover选80hz,这个选项非常重要,即功放的分频点设置为80hz,意思是讲80hz以下的频率交给炮来输出,以上的频率交给其他音箱输出,俗称的cut点,直译为频率割断点。需要注意的是,,一是ac3,二是dts,这两种音轨自身的分频点定义是不一样的,ac3的定义的分频点是100hz,dts定义的分频点是80hz。设置分频点的技巧是,根据炮的体质来设置,比如,炮的体质越好,低音下潜越深,我们分频点就可以设置得较低,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发烧的炮即超低音炮一般将分频点设置为60hz;但反之,如果你的炮体质较差,而你将低音炮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