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本文由404maoziming贡献
●全部历史就是利益的斗争,而法是那些占了上风的利益的权威性的表现。——拉布里奥拉(意) 《关于历史唯物主义》●法律,在它支配着地球上所有人民的场合,就是人类的理性。——孟德斯鸠(法) 《论法的精神》●法律只不过是我们意志的记录。——卢梭(法) 《社会契约论》●法律是人民意志的自由而庄严的表现。——罗伯斯庇尔(法) 《革命法制和审判》●所谓人的法律,我是指生活的一种方策,使生命与国家皆得安全。——斯宾诺莎(荷) 《神学政治论》●法律又是什么?法律就是取得胜利、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的意志的表现。——列宁(苏) 《社会民主党在 1905~1907 年俄国第一次革命中的土地纲领》●法是一套权威性的审判指南或者基础。——庞德(美) 《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法律的任务》●法律是一种强制性秩序。——凯尔森(美) 《法律和国家概论》●法者,天下之仪也。所以决疑而明是非也,百姓所县命也。——管子(战国) 《管子·禁藏》●律者,所以定分止争也。——管子(战国) 《管子·七臣七主》●守一而制万物者,法也。——鹖冠子(战国·楚) 《鹖冠子·度一》●法令所以导民也,刑罚所以禁奸也。——司马迁(汉) 《史记·循吏列传》●法令者,所以抑暴扶弱,欲其难犯而易避也。——班固(汉) 《汉书·刑法志》●立善防恶谓之礼,禁非立是谓之法。——傅玄(晋) 《傅子·法刑》●法,国之权衡也,时之准绳也。——吴兢(唐) 《贞观政要·公平》●法者,所以禁民为非而使其迁善远罪也。——欧阳修(宋) 《剑州司理参军董寿可大理寺丞制》●要使事物合乎正义(公平) ,须有毫无偏私的权衡;法律恰恰正是这样一个中道的权衡。——亚里士多德(古希腊) 《政治学》●大海和陆地服从宇宙,而人类生活是受最高法律的命令的管辖。——西塞罗(古希腊) 《法律篇》●法律的真正目的是诱导那些受法律支配的人求得他们自己的德行。——阿奎那(意) 《神学大全》●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像影子跟随着身体一样。——贝卡利亚(意) 《论犯罪和刑罚》●在一切能够接受法律支配的人类的状态中,哪里没有法律,那里就没有自由。——洛克(英) 《政府论》●假如没有法律他们会更快乐的话,那么法律作为一件无用之物自己就会消灭。——洛克(英) 《政府论》
●法律的制定是为了保证每一个人自由发挥自己的才能,而不是为了束缚他的才能。——罗伯斯庇尔(法) 《革命法制和审判》●法律规定的惩罚不是为了私人的利益,而是为了公共的利益;一部分靠有害的强制,一部分靠榜样的效力。——格老秀斯(荷) ●带来安定的是两种力量:法律和礼貌。——歌德(德) 《歌德的格言和感想集》●国因法律而昌,法律因人而贵。——日莲(日) 《立正安国论》●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战国) 《商君书·定分》●车轻道近,则鞭策不用;鞭策之所用,道远任重也。刑罚者,民之鞭策也。——尸佼(战国) 《尸子》●法者,治之端也。——荀况(战国) 《荀子·君道》●法分明,则贤不得夺不肖,强不得侵弱,众不得暴寡。——韩非(战国) 《韩非子·守道》●水者火之备,法者止奸之禁也。——桓宽(汉) 《盐铁论·申韩》●刑一而正百,杀一而慎万。——桓宽(汉) 《盐铁论·疾贪》●刑罚知其所加,则邪恶知其所畏。——诸葛亮(三国·蜀) 《便宜十六策·赏罚》●石以砥焉,化钝为利;法以砥焉,化愚为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