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王小波小说的叙述个性.docx

格式:docx   大小:29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王小波小说的叙述个性.docx

上传人:aisheng191 2018/10/26 文件大小:2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王小波小说的叙述个性.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王小波小说的叙述个性
,
文体问题是王小波小说研究中极有开拓价值的研究角度。首先 ,王小波小说自身的从封
闭到开放的演化过程 ,从 20 世纪 70 年代开始 ,一直延伸到 90 年代末 ,而这个时间正好是一个
完整的当代小说文体发展时间线。其次 ,王小波的小说创作与 80 年代和 90 年代的文学变化
存在着某种应和关系。他的小说都充满着强烈关注当下和现在的时代精神。 《黄金时代》里
边,既写了文革的时代压抑 ,也写了现实生活中更加隐秘的压抑 《唐人故事》 ,表面上是在写唐
朝,但明显不是历史小说。王小波所有的故事灵感来源都是现在 ,即使小说中呈现出中古灰色
的基调 ,读者也总能体察到当下生活的影子。 因此 ,研究王小波的小说文体 ,可以窥见中国当代
文坛小说文体观念的整体移动 ,对于完整地描绘文学从 80 年代向 90 年代的演进过程具有不
可或缺的再现意义 ,对现当代中国文化和文学的建设和研究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一、“王小波小说文体”的历史演变
综观王小波的小说 ,会发现它明显有一个从封闭到开放 ,“后出而转精”的变化过程。其
小说精神和思想也存在着孕育、诞生、成长直至成熟的几个阶段 ,总结起来 ,即童年和少年时
期的思维孵化期、青年时期的思想发展期和中年的思想成熟期。这三个阶段的划分 ,不仅是
一个生理性的划分 ,更是“王小波体”形成过程中所体现出的作家自我身份的寻找和认同、
自我形象的塑造、自我话语形成和发展的轨迹。

70 年代 ,是王小波小说文体的鮮化期。 初尝写作的他 ,创作完成了如 《绿毛水怪》 、 战福》、
《这是真的》 、《歌仙》、《猫》、《我在荒岛上迎接黎明》等短篇小说。这些小说文笔流畅 ,叙
述从容 ,语言丰富细腻 ,初步显示了王小波优秀的写作水平。
出生于知识分子家庭的王小波 ,从小翻阅父亲的旧书柜、逛旧书店 ,在那个政治气氛紧张
的年代里 ,偷偷阅读的《十日谈》 、《变形记》和莎士比亚戏剧等老一辈翻译家翻译的西方文
学 ,打开了他文学世界的第一道门 ,培养出了童年时期对文学的爱好 ,也进一步发掘了他敏感
善思的天性。 在冥想中长大的王小波 ,童年时期读过很多诗 ,文学的熏陶和濡染 ,带给了王小波
美妙的感受 ,也给了王小波当作家的美好期许 :写作出闪耀着水晶般光辉的作品 ,以此来对抗
的黑暗、恐惧和寂寞。这些童年时期的阅读经验 ,在不知不觉中为王小波诗学品格奠定了基
础,就像他在《我的精神家园》中说的那样“千万丈的大厦总要有片奠基石 ,最初的爱好无可
替代。所有的智者、诗人 ,也许都体验过儿童对着星光感悟的一瞬。我总觉得 ,这种爱好对一
个人來说 ,就如***一样 ,是不可少的。 ”[1]
受童年阅读经验和生活经历的影响 ,此时小说还未显出独特性 ,显示出很浓厚的时代色彩 ,
但其流畅平实的描述已经显示出了王小波未来写作的潜力 ,虽然此时的小说总体上处于封闭
的状态 ,但在总体封闭的文本中 ,已经掺杂着一些杂语喧哗和质疑的成分。 《绿毛水怪》 和《地
久天长》等短篇初步展现了王小波在庸俗的现实生活之上诗意栖息的理想和才华。 《歌仙》 ,
和以往大团圆的民间传说故事不同 ,认为“一切传说全是扯淡 ,因为它们全是皆大欢喜的胡说 ,
一切欢喜不可能长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