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十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
一、外交和发展道路第一节外交和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所谓时代主题,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反映世界基木特征并对世界形势的发展其有全局性影响和战略性意义的问题,就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需耍解决的主耍问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战争与和平问题成为国际社会所而临的突出问题。
拓展: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 8——1918. 11,历时4年3个月,战火席卷欧、亚、非三大洲,参战国家地区达34个,受战祸波及的人口达15亿以上,约占当时世界人UI总数的 75%。导火索是1914年6月,奥匈帝国皇储在萨拉热窝被刺。一个月后,奥匈以萨拉热窝事件为借口向塞尔维亚宣战。接着,徳、俄、法、英相继继投入战争。
拓展:第二次世界大战(World War 2) : 1939. ——,以德国、意大利、日本法西斯轴心国(及芬兰、匈牙利、罗马尼亚等国)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另•一方进行的第二次全球规模的战争。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作战区域面积2200万平方千米。以美国、苏联、中国、英国等反法丙斯而告终。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战争双方签署了凡尔赛和约。始料不及的是,这一纸和约竟然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
1、毛泽东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形势的分析
(1) “两点论”:毛泽东分析战后国际形势,提出世界反动力量确在准备第三次世界大战,战争危险是存在的,但是,世界人民的民主力量超过世界反动力量,必须和必能克服战争危险。
(2) 两个中间地带和三个世界的划分:
20世纪40-60年代毛泽东指出:在美国和苏联屮间隔着极其辽阔的屮间地带。亚、非、拉是第•一个中间地带,日本、欧洲、北美加拿大、大洋洲是第二个中间地带。
1974年,毛泽东提出了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中间派日木、欧洲、澳大利亚、加拿大,是第二世界,亚洲(除了日本)、非洲、拉丁美洲是第三世界。
(3)反帝反霸权、备战备荒。
进入20世纪60年代,随着世界各种政治力量的进一步分化和改组,毛泽东进一步指出:
"我们现在提出这么一个看法,就是有两个中间地带: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是第•一个中间地带;欧洲、北美加拿大、大洋洲是第二个中间地带。日木也属于第二个中间地带。〃
1974年,毛泽东乂提出了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他对来访的赞比亚总统卡翁达说: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中间派,R本、欧洲、澳大利亚、加拿大,是第二世界。咱们是第三世界。”他还指出,第三世界人口很多,“亚洲除了日本,都是第三世界。整个非洲都是第三世界, 拉丁美洲也是第三世界。”
美、苏一一第一世界
日、欧洲、加一一第二世界
亚、非、拉一一第三世界
2、邓小平对时代主题的新判断
(1)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的新论断
1985年邓小平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 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丙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概括起来, 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南北问题是核心问题。”
(2) “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两大主题的基本依据
第一,世界大战在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