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朝鲜核问题对中国的影响
08级生物技术班
于洋
目录
朝核问题概述
朝鲜核问题:
是指朝鲜开发核应用能力而引起的地区安全和外交
等一系列问题,相关方为美国、中国、韩国、俄罗
斯和日本。
朝鲜核设施分布示意图
朝鲜位于亚太东部,与中国、
俄罗斯、韩国接壤,并且与
日本国隔海相望。地理位置
十分敏感
朝核问题由来
朝核问题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当时,美国根据卫星资料怀疑朝鲜开发核武器,
扬言要对朝鲜的核设施实行检查。朝鲜则宣布无意也无力开发核武器,同时指责
美国在韩国部署核武器威胁它的安全。第一次朝鲜半岛核危机由此爆发。
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的资料,朝鲜于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核技术研究。
60年代中期,在苏联的帮助下,朝鲜创建了宁边原子能研究基地,培训了大批核
技术人才。当时,朝鲜从苏联引进了第一座800千瓦核反应堆,使朝鲜核技术研究
初具规模。此后,宁边成为朝鲜核工业重地。宁边核设施位于朝鲜首都平壤以北约
130公里处,是朝鲜主要的核研究中心。宁边5兆瓦核反应堆属于石墨反应堆,于1
980年动工,1987年建成。这种核反应堆的废燃料棒可被用来提取制造核武器的原
料——钚。
美国从1958年开始,在朝鲜半岛南部及其临近地区部署了大约2600件核武器。部
署在韩国的核武器主要是短程核导弹、核炮弹等,其针对朝鲜的目的很明确。美国
还为韩国提供了核保护伞。
尽管前苏联和中国都曾经对朝鲜的安全做出过承诺,但是,这种承诺似乎都不包括提
供核保护伞;而且,在朝鲜战争结束后,苏联和中国都没有在朝鲜长期驻军,因此,
在核领域的安全问题上,朝鲜与中国或者苏联的关系并不密切。
这种态势导致以下后果。第一,朝鲜在安全上更倾向于发展战略武器能力,而不是依
赖与苏联或中国的军事同盟关系。其次,由于当时苏联和中国在安全上给朝鲜的承诺
不包括核领域,因此,两国对朝鲜核武器发展政策的影响力也极其有限。
在建的核设施
朝鲜核问题纪年表
1974年,朝鲜加入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1985年12月,朝鲜加入《不扩散核武器
条约》。按照该条约规定,成员国必须接受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对其核设施的检查
,但朝鲜却一直拒绝接受其检查。美国从20世纪70年代起关注朝鲜的核项目,1988年下半年,美国正式对国际宣称朝鲜在
宁边的核反应堆已经能生产可制造两至三枚原子弹的钚,此举立刻引起朝鲜的强烈反应
和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1991年9月27日,前任美国总统乔治·赫伯特·沃克·布什(e Herbert Walker Bush)
宣布,撤除美国部署在世界各地的主要战术核武器。这是当时东西方全球战略互动的一
部分,它在事实上大体满足了朝鲜要求美国撤出驻韩国核武器的呼吁,客观上推动了朝
鲜核问题的积极转变。
1991年底,朝鲜半岛北南双方签署了互不侵犯协定;韩国政府宣布韩国不存在任何核武
器,表明美国已经完全撤除其部署的核武器。朝韩双方签署了《朝鲜半岛无核化宣言》。
1
1992年1月底,朝鲜与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签署了接受安全保障协议。
1992年5月至1993年2月,朝鲜接受了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6次不定期核检查。
但是,1992年下半年,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与朝鲜就视察问题出现摩擦。
1993年3月12日,朝鲜第一次宣布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在朝鲜的宣布生效之
前,美国和朝鲜进行了副部长级的谈判,并于1993年6月11日达成一个联合声明。原
则上,这次核危机得以解决,实际上,双方仍有很多争执。
1994年5月30日,联合国安理会提出对朝鲜进行核项目调查并对其进行制裁。
1994年6月,美壤斡旋,与朝鲜政府达成了《朝核问题框架协定》
,此一协议是朝鲜核危机的直接渊源。按照《朝核问题框架协定》的要求,朝鲜必须
冻结其各种核项目,并在所有核设施上加装监控系统,禁止一切关闭项目的重启。
因担心朝鲜发展核武器,1994年10月21日,美国与朝鲜在日内瓦签署了一项关于朝核
问题的《朝美核框架协议》,朝鲜冻结其核设施,美国牵头成立朝鲜半岛能源开发组
织,负责为朝鲜建造轻水反应堆并提供重油,以弥补朝鲜停止核能计划造成的电力损
失。此后,宁边5兆瓦反应堆中8000根废燃料棒被取出封存。
然而,美、日、韩三国协助朝鲜拆卸石墨反应堆并帮助朝鲜建设两座轻水反应堆的承
诺一拖再拖。这两座反应堆的发电能力约为2千兆瓦。
2
2001年,美国总统乔治·沃克·布什(e Walker Bush)上台后,美国对朝政策变
为强硬,并于2002年初将朝鲜与伊朗、伊拉克一起称为“邪恶轴心”,媒体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