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辩论赛辩词---电脑必将(不会)取代书本.doc

格式:doc   大小:48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辩论赛辩词---电脑必将(不会)取代书本.doc

上传人:我是开始 2018/10/27 文件大小:4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辩论赛辩词---电脑必将(不会)取代书本.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反方一辩:谢谢主席!各位来宾,大家好!电脑发展至今的确优点多多,但问题也不少哇!这就是电脑的局限性嘛!这可是常识啊!但对方辩友却一字不提,难道你不面对它, 它就不存在了吗?请对方辩友待会儿解释给大家听。对方辩友刚才的逻辑,概括起来就是书本只是信息载体,电脑也是,并载得更多;书本能传播知识,电脑也能。并传得更快,但电脑和书本这些相似点能成为电脑必将取代书本的理由吗?“必将”是必然将要、必定将会,指的是事理上的确定不移。但对方辩友从头到尾讲的都? 是趋势有多好,可能性有多大,但无论趋势还是可能都不等于事理上的确定不移呀!因此这种取代在事理上不确定,在电脑技术上不可能,其真正运作上也不可行。第一,事理上并非确定不移,并不是每一项事物因为有了高级替代品就有理由取代原有物品的位置,而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缝纫机就是一例,电动缝纫机高速快捷,袖珍缝纫机便于使用,但人类原有的缝纫针线被取代了吗?还是“必将”取代?不,慈母手中线与各种缝纫机必将和平共处于现代社会。同样,电脑的高速快捷也不是必将取代书本的理由,它们完全能够像缝纫机和针线一样共存于未来社会。“取代”一说并非确定不移。第二,技术上不可能。电脑有其新生局限性,这就是臭名昭著的电脑病毒。1999年梅莉莎、切尔诺贝利, 漫游)Elz缩成三大病毒,屡次袭击全球电脑,仅4月26日就有6000万台电脑陷人瘫痪哪!电脑病毒防不胜防, 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电脑病毒在电脑取代书本时会必然消失吗?对方辩友是如何看待这种必然性的呢! 如果电脑病毒依然存在,电脑取代书本在事理上又如何能确定不移呢? 第三,电脑取代书本的真正运作不可行。对方辩友说电脑比书本来得方便,所以电脑“必将”取代书本,但是因为方便就能说某项事物必将被取代吗?石英表比机械表来得方便准确,外加物美价廉,可机械表被取代了吗?今天机械表的活力倍增,市场价格稳中有升。可见仅从“方便”二字绝难推出取代的必然性。因为。它不是事理上的确定不移。面对不应该、不可能、不可行,必将取代从何谈起呢?谢谢!
反方二辩: 请问对方一辩,是不是书本的一切功能都能被电脑取代呢?如果不能,那些还是不是书本呢?
反方二辩:对方二辩同学,如果说电脑只是取代了部分书本的话, 那么是不是说电脑与书本必将共存于未来社会呢?
反方二辩:对方三辩,《圣经》也是一本书,请问这本书如何取代?
正方二辩:对方二辩,工具必然有它的主要功能,请问书本的主要
功能是什么?
反方二辩:书本的主要功能当然如对方所说是传载信息,可是信息不同书本功能就不同。今天有的书本是传载语文数学信息,也有的书本传载艺术信息呀!对方辩友切不可一概而论啊!
正方二辩:对方一辩,你知道从1991年到1997年中国大陆私人电脑销售量增长了多少倍吗?
反方一辩:对方辩友是跟我们说趋势,可是我方觉得这个问题非常复杂,为什么呢?因为电脑的信息量在增加,而书本的出版量也在增加。有的书只出书本不出电子版,没有什么东西取代它;而有的东西只放在网上,我们也不知道它原来是打算出书呢,还是跟书本没有什么关系呢?还有一种书,既出书又出电子版,两者共有吧,谈不上谁取代谁。谢谢!(掌声)
正方二辩:对方三辩,你可能不清楚中国大陆的国情,那么你知道
贵国在1996年个人电脑的普及率是多少吗?
反方三辩:新加坡的电脑普及率当然在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