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文档名称:

西柏坡社会实践报告.docx

格式:docx   大小:26KB   页数:1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西柏坡社会实践报告.docx

上传人:xiang1982071 2018/10/28 文件大小:2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西柏坡社会实践报告.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西柏坡社会实践报告
篇一:西柏坡社会实践报告
西柏坡社会实践报告
摘要:西柏坡浓缩了建国后改革开放依赖党的辉煌历史,是对当代大学生进行国情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坚定理想信念的理想基地。参观革命胜地对于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增强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的爱国情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带动革命老区的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关键字:革命胜地西柏坡
正文:今年暑假去平山县西柏坡进行了参观,平山县西柏坡是革命胜地、伟人生活工作原址、老一辈革命家对当时的忆苦思甜。通过与当地导游的交流,使我对此次的红色之旅西柏坡有一个更加清楚的认识,更好地完成此项旅游,我在完成对西柏坡的探访的同时,也通过聊天的形式询问当地居民西柏坡几十年来的变化。
西柏坡位于太行山东麓、滹沱河北岸的柏坡岭下,距石家庄市约90公里,1948年5月26日至1949年3月23日,这里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所在地。 1947年5月,以刘少奇为书记、由朱德、董必武等组成的中央工作委员会来到西柏坡。7月17日至9月13日,刘少奇在这里主持召开了土地工作会议,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并于 10月10日由中共中央正式公布,从而大大推动了各解放区土地改革运动的胜利开展。伟大的革命意义,使这个普通的山村成为“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和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进行战略大决战,创建新中国的指挥中心。从此,西柏坡以其独特的贡献,彪炳于中国革命史册,竖起一座不朽的历史丰碑。
中共中央旧址大院,大门向南,分前后两部分。前院自东而西,是周恩来、任弼时、毛泽东、刘少奇、董必武的旧居,还有军委作战室旧址和中央机关食堂旧址等。在后院东北角,三间窑洞式建筑是朱德的办公室、休息室和会客室的旧址。
就是在这种简陋的环境下,党和中央为指挥着全国的革命斗争胜利召开了一系列著名的会议。其中,1949年3月5日至13日,中国共产党在这里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毛泽东主持了这次会议,并作了重要报告。报告中提出了我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为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指明了道路。
1976年,在中共中央旧址东部山坡上修建了西柏坡纪念馆。纪念馆展出的珍贵的革命文物、历史照片和资料,比较系统地介绍了党中央和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在西柏坡期间的革命实践活动和为中国革命建立的丰功伟绩。
西柏坡已不仅仅是“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而是升华为一种伟大的西柏坡精神。是一种代表历史性转折的革命精神,是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的延续和发展。并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首先,西柏坡精神的精髓是实事求是。西柏坡精神作为历史的产物是客观存在的,我们后人不论从何种角度去概括总结,都不能超越当时当地的历史条件。而当时党中央领导人正是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最终取得了全国的解放。
其次,西柏坡精神的本质特征是两个“敢于”、两个“务必。党中央进驻西柏坡期间,解放战争已进入第三年,敌我力量对比虽然在数量上仍然表现为敌优我劣,但如果加上人心向背和质量对比,我则已占优势。正是这种形势下,我们党发出了“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号召,用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鼓舞人民,藐视敌人,夺取胜利,毅然发动了三大战役,展开了空前决战;三大战役胜利后,夺取全国胜利己成定局,面对纷杂万端的社会矛盾,我们党一方面要求全党、全军再接再厉,将革命进行到底,不要半途而废,另一方面提出两个“务必”,要求在夺取政权后,警惕糖衣炮弹的袭击,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两个“敢于”体现了大无畏的英雄革命主义精神,两个“务必”体现了积极进取不断革命的精神。这两种精神贯穿于党中央在西柏坡期间革命斗争的全过程,成为最突出的特点,并且两种革命精神
互相辉映,相得益彰,成为夺取胜利,迎接解放,战胜困难,实现转变的强大精神支柱。这一时期还有许多鼓舞军民奋斗的革命精神,诸如,着眼大局服从大局,全心全意依靠人民群众,坚持团结统一,善于破坏旧世界、善于建立新世界等革命精神,这些革命精神是以往革命精神的继承和发扬,是围绕两个“敢于”、两个“务必”革命精神的展开,并为其服务的。
再次,西柏坡精神是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升华。中国的革命精神是一脉相承的,从井冈山精神到延安精神再到西柏坡精神,都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在艰苦奋斗、英勇斗争中渐渐形成的。最重要的是,这种革命精神一旦形成,就会转化为巨大的精神财富,成为中华民族长盛不衰的不竭动力。
最后,西柏坡精神是全党精神风貌的集中反映。西柏坡精神是与西柏坡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的,并且和当时的革命形势联系在一起。党中央在西柏坡期间,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进入高潮,战略决战战场上军民浴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