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流行性感冒病人的护理
.
主要内容
疾病概述
1
护理评估
2
护理诊断
3
护理措施
4
疾病概述
1
定义
临床表现
病原体
流行病学
预后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强、流行面广、发病率高、传播很快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起病急、发热、头痛、全身酸痛、疲乏等全身中毒症状显著,咳嗽、流鼻涕及咽痛等呼吸道症状轻微为特征。四季均可发病,以冬春季为多,主要经空气飞沫传播,亦可经接触传播。流感病死率高达8%至10%。
定义
年度流感病毒型死亡率
1918-1919 “Spanish” A型(H1N1) 全世界二千万人美国55万人
1957-1958 “Asian” A型(H2N2) 全世界超过1百万人美国7万人
1968-1969 “Hong Kong” A型(H3N2) 全世界约70万人美国3万4千人
1977-1978 “Russian” A型(H1N1) 极少数
CDC, 1996
二十世纪流感大流行
流感潜伏期一般1-7天,多为2-4天
临床表现:
:突然起病,高热,畏寒、寒战,全身酸痛、咽喉痛、干咳、乏力、食欲减退等。多于3-4天后好转。轻症者如普通感冒
:极少见。有高热、休克、DIC等,病死率高
:除发热外,呕吐、腹泻显著,儿童多于成人
临床表现
病原体
流感病毒属正黏液病毒科有包膜的RNA病毒
根据其含核蛋白的抗原性不同分甲、乙、丙三型
甲型流感病毒极易发生变异,常引起大流行
乙型流感病毒变异缓慢,多呈局部流行或散发
丙型流感病毒尚未发现抗原变异,一般只散发存在
流感病毒对热、酸、乙醚、甲醛、乙醇、紫外线等均较敏感。
病原学
流感病毒属于正粘病毒科,RNA病毒
项目
内容
传染源
病人和隐性感染者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飞沫传播
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
流行季节
以冬、春季多见
流行地区
沿交通线蔓延,由大城市向中小城市、农村扩散
流行病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