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文档名称:

荆州水文化——荆江.doc

格式:doc   大小:190KB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荆州水文化——荆江.doc

上传人:花花世界 2018/10/29 文件大小:19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荆州水文化——荆江.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荆州水文化--荆江
 (巍巍荆江)(文白超美图许宏雷)
“你从雪山走来……你向东海奔去……”
长江浩浩西来,汇细流,纳巨川,逶迤万里,亘古不息。其三峡以上河段,激涌奔腾之势为诸山所束而敛;出峡口,决荆门,破虎门,雄视沃野,进入江流壮阔、平野无边的两湖平原。诗仙李白“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的诗句即是对此景此状壮美的描述。
“水之为德大矣哉”(北魏郦道元《水经》)。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她滋润着神州大地,养育了世代炎黄子孙,书写了悠久灿烂的华夏文明史。
长江又是水患频繁的河流。相传早在公元前二十一世纪尧舜时,即发生过全流域大洪水,孟子曰:“当尧之时洪水泛滥于天下……”。禹曾受命平治水土,疏导江河。
长江出峡口从枝城进入荆江河段,汪洋恣肆,桀骜不驯。荆江河段上起湖北枝城,下迄湖南城陵矶,全长337公里。其间以藕池口为界,按河型分为上、下两段:上段称上荆江,长167公里;下段称下荆江,长170公里。旧时以其流经地属荆州,故该江段通称荆江。其北岸有沮漳河、玛瑙河入汇;南岸有松滋、虎渡、藕池、调弦(已封堵)四口分泄荆江洪水南注洞庭湖,与湘、资、沅、澧四水汇合后于城陵矶复注长江。
上荆江为微弯形河段,河道自上而下由江口、沙市、郝穴三个北向河湾段和洋溪、涴市、阧湖堤三个南向河湾段组成。下荆江为典型的蜿蜒型河段,有
“九曲回肠”之称,由碾子湾、调关、中洲子、荆江门等弯曲段组成。
荆江河道浅滩变化复杂,董市、太平口、碾子湾、监利等处浅滩每年枯水季节有20-,是长江中游航运条件较差的河段。
荆江径流主要来自宜昌以上长江干流。宜昌站多年平均径流量为4480亿立方米;下泄途中有清江(年均径流量132亿立方米)、沮漳河()入汇。南岸四口分泄入洞庭湖的年径流量因泥沙淤积等因素影响逐年递减,至1994年减至697亿立方米。,。%,%。荆江汛期最大流量54600立方米/秒(沙市站 1981年),枯水季最小流量2900立方米/秒,年均流量10000-13000立方米/秒。
荆江两岸地质结构不尽相同。上荆江北岸自江口镇以上,南岸自松滋口以上为丘陵或基座阶地的基岩组成,抗冲能力强;江口以下至藕池口,两岸主要为现代河流的沉积物组成,其上层为粘性土壤,中层为砂层,下层为卵石层;卵石层在河弯段较河床深泓还高,抗冲能里亦较强。下荆江南岸石首、塔市驿、砖桥等处有孤独的小山丘,由古老的变质岩及花岗岩组成,因岩层阻挡,河床不致南移,形成南向北弯;北岸为现代河流的沉积物所组成的二元结构,即上部为河漫滩相的粘性土层,下部主要为河床相中、细砂层,卵石层深埋床面以下,河岸抗冲能力较弱。荆江两岸地势南高北低,南岸地面较北岸地面平均高出约
5米,汛期,洪水位则高出荆北地面10—14米,形势险峻。
荆江两岸筑有堤防,北岸有荆江大堤和荆北干堤,南岸有荆南干堤和分洪区围堤。两岸堤距,自枣林岗起一般为6-7公里,到沙市缩狭至1公里多,以下随江流趋势宽窄相间,最宽处达20公里以上,-。堤外滩岸,上荆江较窄狭,平均宽不足200米,有的堤段基本无滩,深泓直逼堤脚;下荆江滩岸平均宽达6000米,其间北岸又较南岸为宽。
荆江发育于第三世纪以来长期下沉的云梦沉降区,其成河年代,至今尚无定论,而且人们对江陵以下长江主泓在唐宋以前的流向还存有争议。袁樾方先生所著《下荆江河曲的形成与演变初探》一文认为:“荆江统一河床,早在先秦业已形成”。有人则根据《禹贡》的记载,认为公元五世纪以前的长江主泓,是经虎渡河入澧南注洞庭,再由城陵矶复入长江的,而今天的荆江在那时只不过是一条汊河而已。为之佐证的如明末文学家袁中道在《澧游记》中记载:“郦道元注《水经》,于江陵枚回洲下有南北江之名,南江即江水由澧入洞庭道也”。复旦大学教授张修桂在《云梦泽的演变与下荆江河曲的形成》一文中认为:先秦、汉魏两代,江沱分汊后仍在今枝江县东一带汇合,“根本不存在分汊主泓南注洞庭合澧水那么回事。”1992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词典·湖南省》卷载:“三国、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湖区下沉,长江分流的沧水越华容隆起南下,进入洞庭湖区”。等等,滔滔荆江,千古流淌,斗转星移,沧海桑田,已不复旧时容颜。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是:史前时期,荆江尚未形成明显的河床形态,荆江北岸为云梦泽,南岸为洞庭湖,没有天然的分界线,浩淼沧茫一片,水天相接,
“上天下天水,出地入地舟”,“楚地阔无边,苍茫万顷连”。那时江流在今江陵县边缘进入浩瀚的古云梦泽,然后以漫流形式向东南倾注。至周秦两汉时期,由于江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