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7
文档名称: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解读海因里希法则.doc

格式:doc   大小:4,698KB   页数:2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解读海因里希法则.doc

上传人:977562398 2018/10/29 文件大小:4.59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解读海因里希法则.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安全生产事故隐患的
消除与控制
一、海因里希法则
海因里希是美国人机械行业长期从事机械伤害事故分析研究的行业高级安全管理人员,他通过对美国大约55万件的机械事故进行分析庞大的数据分析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即,在各种机械事故中,死亡、受伤和不安全行为三者之间存在以下比例关系:
死亡:受伤:人的不安全行为=1:29:300
这个比例关系现在已经被世界各国所接受并被称作“海因里希法则”。
就是说330次不安全行为中,极有可能出现29次伤害事故,一次死亡事故。
这一数字之所以被各国接受就是因为他比较符合机械行业的生产实际。
这个法则用概率或百分比来看是这样的:
在人的不安全行为中,%,
这个大家不信的话可以试验一下,用钢笔写0-9这是个数字,仔细地,谨慎的,小心点,看写1000次会不会出现一次错误。看写到多少次会出现错误,如果会,就请不要严重违规。好比说有个医生对病人说,这个病治愈率99%,现在前面治疗了99人都死了,你一定活,谁信?
%,
%。
虽然看起来好像违规行为发生死人事故的概率很低,但谁也不敢保证自己的违规行为对自己造成的最大伤害不会像买彩票一样中大奖砸到自己的头上!这事谁碰到了对自己来说就是100%。这个时候,没有人跟你做分母。
三路某企业安全管理还算做到位,但是依然不能改变某些员工造成终身残疾的缺憾,
《庄子》上说,“小心驶得万年船。谨慎能捕千秋蝉。”古人都对安全有深刻体会,现代人没有理由为了自身的生命安全去以身试法。但是古人的“小心”“谨慎”不能从根本改变能否行的“万年船”,即企业安全生产和员工人身安全,更不能保证“能捕千秋蝉”(利润)。因为古人的“小心”“谨慎”靠的是意思控制行为,而已是还有麻痹的时候,所以,虽然有“老马识途”,也有“马失前蹄”的时候。现代安全制度则主要依靠规则和规定,规则和规定就是克服行为意识上的麻痹思想造成的伤害。
例如:
某电机公司金属加工车间(西玛)切手。
(这个员工平时很注意操作规程,行为谨慎,但出事的这次上班时间,在快下班时,由于有个约会,急着赶场子,在下班的最后5分钟出事了;**不按规定佩戴防护)
再急也急不过生命,再紧也紧不过安全。
看看下面这些触目惊心的事故照片,这些人在事故前铁定觉得违规没有什么,但是教训深刻不深刻大家想想。

再给大家将一次事故:
这是某厂一次大型机械维修造成的安全事故。下面的两幅配电方式:
首先说这次事故:4人检修大型机械设备,配电方法如下图左图所示。电工配合检修,在电工按下停电开关后,维修人员关掉。
虽然海因里希法则不光提供了人们研究事故与人的不安全行为关系的一种方法,也把伤亡事故和人的不安全行为数字化,对安全管理和一些人的行为提供了重要的可供参考的依据。
后来,国际石油生产联合会(OGP)根据这一方法,对石油生产销售过程中的安全事故进行了分析,同样得出数量关系:
在整个OGP系统,死亡:受伤:人的不安全行为=1:25:67
%,%,侥幸72%
在石油公司,
死亡:受伤:人的不安全行为=1:43:74
%,
%,
%
承包商: 死亡:受伤:人的不安全行为=1:22:66

%
%
生产行业
死亡率(%)
伤害%
侥幸%
机械制造行业



OGP



OGP石油公司



OGP承包商



电力行业、建筑行业、煤炭、冶金等行业的概率都搞过这个数据(指违规行为和伤亡事故),目前还没有哪个行业能置身事外。当然,相比较而言,机械行业还是比较低的,但就算是一家机械企业,现在由于专业交叉,不可能用一个行业数据说明某企业数据,这一点必须明确。这些数据也说明,事故和违规是密不可分的,这一点毋庸置疑。
海因里希法则说明,没有那个行业的违规行为都会一直平安无事,在不同的行业,违规行为的概率不同,有大有小,但代价都是相同点,都是以生命赌明天,以身体赌未来。
以上分析仅仅是从数据分析得出的结论,没有涉及事故原因。下面看看事故原因分析。
二、事故原因分析
海因里希通过对美国75000起工业伤害事故调查发现,98%的伤害事故可以预防,有2%的事故发生超出人的能力能够达到的范围,不可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