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高炉各项标准指标.docx

格式:docx   大小:29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高炉各项标准指标.docx

上传人:buxiangzhid56 2018/10/30 文件大小:2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高炉各项标准指标.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生产中常用差值置换比来评价, R 差= (k1-k2 )/(M2-M1),R 理与 R 差对比可以分析煤粉在炉内利用率的水平。应指出,置换比服从高炉内
的普遍规律 —递减规律。即随着喷煤量的增加, 置换比会有所降低。 例如,某高炉喷煤 150kg/t 左右时,置换比在  左右,而煤比上升到 180kg/t,
置换比降到  左右。而超过 200kg/t 时,超过部分的置换比降到  以下。这时,置换比就成为限制喷煤量的决定性因素,一些高炉出现了超过一
定喷煤量以后,煤比提高了,而燃料比不但不降,反而升高的现象。
炼铁工作者曾设定的目标是:燃料比< 500kg/t,其中焦比<250kg/t,煤比>250kg/t。通过半个世纪的实践,国内外曾有两座高炉实现最高煤比
为月平均 266-263kg/t,但仅维持一个月。至今稳定喷吹煤粉量一般维持在 130-160kg/t,高的达到 200kg/t 左右,但是还没有一座高炉能长期喷吹煤
粉 220kg/t 以上。而且在燃料比低于 500kg/t 时,喷吹煤粉一般在 200kg/t 以下。
保证炉缸具有充沛的高温热量是喷吹煤粉的必要条件,良好的炉缸热状态的标志为:风口前理论燃烧温度 t 理= (2200±50)℃;焦炭进入燃烧带时
的温度 tc 达到  理,足够的热贮备约 630kg/kJ,而其中最重要的是 t 理。
例如,喷吹混合煤 200kg/t,则 t 理降低 250-280℃,如果喷煤前 t 理维持在 2200℃,则喷煤后 t 理降到 2000℃以下,在我国的高炉生产实践中,
这个温度是不允许的。为此,必须采取措施来补偿,常用手段是提高风温, 既带来热量又提高 t 理。实践表明,风温提高 100℃可提高 t 理(50±10)℃。
现在中国高炉生产中风温已达到 1100℃左右,而在现代热风炉上承受的最高风温为  1250-1300℃,显然单靠提高 100-200℃风温已无法完全补偿 t
理的下降,需要采用富氧鼓风。富氧并不能增加热量的来源,但可以提高 t 理,每 1%富氧可提高 t 理 45℃左右。
tc 受两个因素影响:加热焦炭的煤气温度和高炉内的热交换。喷煤后,通过提高风温和富氧保证必要的 t 理后,需要通过上下部调剂,将煤气
流分布更趋合理,保证料柱内有很好的热交换,使 tc 达到  理。
2 煤粉燃烧率
风口前煤粉燃烧与焦炭燃烧同属气 - 固相反应,有相同的机理,但它们在风口前的燃烧率都由不同因素决定,而且燃烧率的高低对高炉冶炼过程
有着不同的影响。焦炭在风口前的燃烧率是由炉内下部高温区直接还原的程度决定的,而煤粉的燃烧率则由其燃烧特点决定。即 80℃的煤粉在风口
前有限空间(煤枪口到燃烧带边缘长度在 1500-2000mm形成的空间) ,有限的时间 (-)及高速加热(103-106k/s)的情况下完成加热脱气,
挥发分燃烧和残炭燃烧三个阶段。
研究表明,磨细的煤粉依次完成三个阶段需  -,实际生产中不同煤粉在气流中三个阶段是部分叠加的。即使这样,煤粉在上述条件下也
不可能完全气化,而必然有部分煤粉成为燃煤粉随煤气流上升。不仅如此,煤粉在加热脱气时,析出的挥发份中大量碳氢化合物在高温缺氧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