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马原第四章(自己总结的).docx

格式:docx   大小:28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马原第四章(自己总结的).docx

上传人:buhuixin1314 2018/10/30 文件大小:2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马原第四章(自己总结的).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四章4-11. 社会制度的改变原因: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2. 资本主义萌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1) 时间: 14 世纪末— 15 世纪初2) 地点:地中海沿岸的一些城市3) 途径:a) 从小商品经济中分化出来b) 从商人和高利贷者转换而来4) 资本主义萌芽的形式(两种,对应上面两种途径) :课本 P139—1403. 资本主义原始积累1) 资本主义社会化生产 (能够实现要求商品更大规模生产, 满足世界市场扩大的需要) 。2) 利用暴力手段进行原始积累,为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创造条件。3) 资本原始积累定义: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货币资本迅速集中到少数人的手中的过程。 P1414) 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间:西欧: 15 世纪后 30 年—— 16 世纪高潮—— 19 世纪初结束5) 资本主义原始积累途径: P141-142a) 暴力手段剥夺农民土地(资本主义原始积累过程的基础)b) 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4.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 P142劳动价值论5. 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1) 自然经济: P1432) 商品经济: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他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3) 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a) 社会分工的出现b) 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4)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6. 商品的二因素1) 商品的定义: 用来交换的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 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是两者的矛盾统一体。2) 二因素:a) 使用价值: 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即商品的有用性, 反应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一切劳动产品所共有的属性。适用价值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b) 价值: 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即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价值所持有的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商品价值在本质上体现了生产者之间的一定的社会关系。c) 两者关系:对立统一。 p144-1457. 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1) 生产商品的劳动 分为:a) 具体劳动: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体形式的劳动(有用劳动) 。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b) 抽象劳动: 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 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即人类的体力和脑力的消耗。形成商品的价值实体2) 两者对立统一关系: p1458. 价值量的决定1) 商品的价值:包括a) 质的规定:回答的是价值的实体是什么。b) 量的规定:回答的是价值的大小由什么决定、怎样决定。2)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能力下, 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3) 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4)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5) 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6) 影响劳动生产率的因素:a) 劳动者平均熟练程度b) 科学技术的发展程度和在生产中的应用c) 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d) 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e) ,,7) 商品的价值量与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有着密切的关系。8) 形成商品价值量的劳动是以简单劳动为尺度的。 复杂劳动等于自乘或者多倍见到劳动(在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条件下,此原理是在商品交换中自发实现的)9. 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