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治疗60岁以上老年股骨颈骨折、股骨头坏死、股骨头严重变形等疾患的常用方法,其疗效的好坏,除与手术技术有关外,还与手术前后的护理密切相关。因此,护理人员不但要有高度的责任感,更重要的是要有过硬的护理技能,强调身心的全面护理,重视病人的主动参与,确保手术效果。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就是利用手术的方法用人工的“股骨头”代替坏死失去功能的股骨头。主要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股骨颈骨折、股骨头坏死,而其他治疗方法无效者。
适应症:
,股头颈头下型骨折,移位明显,愈合有困难。
。
。
,如偏瘫,帕金森氏病或精神病人。
,而髋臼损伤不重,用其它手术又不能修复。
。
,为减轻病人痛苦,可以手术置换。
禁忌症:
,有严重心、肺疾患,不能耐受手术者。
。
。
。
。
病历汇报:
患者张仲,男性,62岁,住院号,主因外伤后右髋疼痛、肿胀,X片示“右股骨颈骨折”于12月31日11:20入院,患者神志清楚,精神较差,生命体征平稳,右髋肿胀、压痛,右下肢呈外旋外展畸形,有髋关节活动受限,护理评估:ADI评估45分为中度依赖,跌倒/坠床评估为6分;压疮评估17分,遵医嘱给予二级护理、普食,陪床一人,给予血府逐瘀、洛索洛芬口服,骨瓜注射液、苦碟子注射液静点,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以活血化瘀、消肿、预防
下肢深静脉血栓,并给与右胫骨结节牵引术,于1月5日在硬膜外麻醉下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术后置引流管一根、保留导尿,并给予抗炎、预防感染、补液及对症治疗,1月6日拔除尿管,1月7日X线复查假体位置合适无脱位,并拔除引流管,于1月19日伤口拆线,于1月22日痊愈出院。
骨牵引的护理:
(1)向患者说明骨牵引的目的,有关注意事项和牵引的方向是否适宜,经常测量肢体的长度或及时摄X线片,防止过度牵引或方向不正造成的畸形。
(2)随时观察肢端血运感觉及毛细血管充盈情况。观察肢体皮肤颜色、温度、足背动脉搏动、足趾活动情况等,如出现皮肤肢端颜色变深、温度下降、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毛细血管充盈缓慢,被动活动足趾有剧痛,患者感觉肢体疼痛、麻木,应立即报告医生,及时处理。
(3)牵引钢针进针和出针孔处应用无菌纱布盖好,牵引两端应插上带盖的无菌小瓶以免戳破被单、衣服,注意观察皮肤针眼有无分泌物,钢针有无松动、滑脱,嘱患者不要触摸插入牵引针的部位,针空处痂皮不能随便揭掉。
(4)在检查治疗护理方面尽进量做到准确、轻柔、不粗暴、不违犯操作规则,清创换药、换床单、打针、翻身必需要支托协助,使病人保持舒适的体位,尽量减少疼痛的刺激。
(5)保持有效牵引:保持牵引锤悬空,牵引绳应与被牵引的肢体长轴成一直线。防止牵引绳断裂或滑脱,牵引绳上不能放置枕头、被服等。牵引重量根据病情调节,不可随意增减。行下肢牵引时抬高床15~20°,不可随意改变体位,如需纵向移动时,须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