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教学设计)重叠问题.doc

格式:doc   大小:874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教学设计)重叠问题.doc

上传人:cjl201702 2018/10/31 文件大小:87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教学设计)重叠问题.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重叠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制一年级上册74-75页《智慧广场》。
教学目标:
,借助直观图,通过“摆一摆、画一画”解决简单的重叠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选择解决问题策略的重要性,养成善于思考的良好****惯,提高学****数学的兴趣。
,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悟到数学价值的。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并掌握利用直观图解决问题的策略。
难点:理解简单的重叠问题的意义及解决问题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呈现信息
师生谈话:秋天到了,一群大雁往南飞,时而排***字形,时而排成一字形,仿佛在说:“再见人们,我要去温暖的南方了……”,今天,老师就带着大家一起来欣赏一幅大雁南飞的情境,好不好?
课件出示情境图
你看,穿花衣服的大雁多漂亮呀!从前面数,它排在第6;从后面数,它排在第3。

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情境图,找出数学信息。
预设学生的回答:
从前面数,它排在第6;从后面数,它排在第3。
课件加强信息,让学生明白什么是数学信息。
,提出问题。
根据数学信息让学生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如果没有学生提出“这一行大雁一共有多少只?”教师可以提出。
二、合作交流,探究算法。

教师试着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和全班同学交流。
预设学生可能出现的方法:
(1)6+3=9(只)。
(2)穿花衣服的大雁数了两次,应该再用9-1=8(只)。
教师引导:其实不仅我们班的同学有这样的疑问,你看,这两个小朋友也有同样的疑问,课件出示。

到底是8只大雁还是9只大雁?我们怎么办呢?
学生可能会说:我们验证一下吧,如果没有教师可以提醒。
小组合作:
课件出示教师的提醒:请拿出大雁图片,试着摆一摆。如果遇到困难,同学之间相互讨论讨论。
教师巡视,指导。
汇报,交流。
(1)数的方法。
学生摆好之后数一数,这行大雁有8只。
(2)画的方法。
有的学生没有大雁图片,引导学生想到可以用自己喜欢的图形代替大雁,画一画。
课件提示:
我们用代替花大雁,用代替其他大雁,画一画。
课件演示摆的过程,通过数图形,得出这行大雁有8只。
(3)计算。
找不同意见的同学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列算式。
可能会出现:5+3,6+2,5+2+1,6+3-1。
①5+3中的5表示花雁前面的5只,3表示包括花雁和后面的共3只。
②6+2中,2表示花雁后面的2只,6表示包括花雁和前面的共6只。
③5+2+1中1表示花雁,5表示花雁前面的5只,2表示花雁后面的2只。
④6+3-1,从前面数花雁排在第6,把花雁数了一次,从后面数花雁排第3,把花雁又数了一次,6+3=9就把花雁算了两次,再去掉一次。一共8只大雁。
教师重点讲解③和④。
教师总结:不管怎样列式,花大雁都是算了一次。

课件出示:
(1)我用代替小明家,用代替其他楼房,画一画。
课件展示学生的画法。
利用数一数的方法可以得出:这个小区一共有7栋楼。
(2)计算的方法。
①小明家前面有2栋楼,后面有4栋楼,所以是:2+1+4=7(栋)。
②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