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预防校园欺凌.doc

格式:doc   大小:27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预防校园欺凌.doc

上传人:你是我的全部 2018/10/31 文件大小:2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预防校园欺凌.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预防校园欺凌
校园欺凌问题开始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如何有效地防止校园欺凌,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是学校、家庭、社会共同面临的一个课题。鉴于校园欺凌与中小学生心理状况的密切关联,应该把抓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预防校园欺凌的基础性工程,构筑起预防校园欺凌的“防火墙”。
一、注重预防为先,全力构筑预防欺凌的牢固防线
一是学校要坚持以培育学生健康的心理为重点,不断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适应能力。积极引导学生的健康心理倾向,充分利用主题班会等时机,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把预防校园欺凌主题融入班会活动,带领学生思考、讨论如何应对校园中的欺凌事件,开展以“怎样正确对待校园欺凌”的主题辩论会。
二是优化教育行为,引导有暴力、攻击倾向的学生认清欺凌行为的危害性,使他们逐渐减少乃至消除攻击性行为。充分发挥校园心理咨询室的功能,加强学校心理咨询室的建设和心理咨询教师的培训,积极开展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和疏导,设立学生救助或校园欺凌治理的电话、信箱,对已发生的校园欺凌行为或有可能引发欺凌的苗头或存在的问题要及时跟进解决,力争将欺凌行为遏制在萌芽状态。
三是积极开展主题讨论、社会实践等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欺凌行为。特别是在欺凌行为发生后,要及时为学生提供专业的心理帮助,消除欺凌行为给学生身心带来的不良影响。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开设心理辅导课程,通过配备专业的心理咨询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和经常性的心理咨询活动等,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二、坚持家校联合,培育学生和谐互助的良好心理
一是要把坚持家校联合作为预防校园欺凌的重要环节。学校可利用家长会、教师家访等时机,引导家长采取科学有效的教育方式,多与孩子沟通,多换位思考,多鼓励孩子,与孩子建立平等、和谐的关系,给予孩子更多的信任,让他们发现并保持自身的优点,克服自身存在的缺点。
二是要把家长心理教育作为预防校园欺凌的一个环节。学校可利用各种时机或场合,加强对家长的教育引导,纠正一些家长“宁做狼, 不做羊”“不能吃亏”“不能受欺负”的家庭教育理念,引导学生采用正确方式解决人际关系问题。
三是要加强家校沟通,共同预防校园欺凌。学校政教处和班主任要建立与家长沟通的桥梁,尤其是班主任要定期与家长进行沟通,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情绪变化。只有家庭与学校积极配合,共同关注学生的心理动态,才能化解矛盾,防患于未然。在欺凌事件发生后,学校要及时与家长沟通,积极争取家长的配合,与家长共同处理。
三、建立健全机制,积极创造安全平和的校园环境
注重建立健全良性的学生心理健康管理机制,有效预防和减少校园欺凌现象的发生。
一是建立预防排查机制。学校领导、班主任、任课教师要实行层层负责制,建立定期排查制度,高度重视学生之间的矛盾排查和化解工作。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要把课堂作为“主阵地”,充分利用课堂观察学生的心理变化,及时与学生谈心、交流,通过“看情绪、看纪律、看作业、看成绩”等见微知著,随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认真排查学生之间的矛盾纠纷,做好矛盾化解工作,避免矛盾激化。
二是建立重点关注机制。主动关注家庭暴力、父母离异、问题学生等,对有心理问题或不良行为倾向的学生要进行个别监控和心理引导。采取
“老师教育、同学帮助、家庭关爱”等多种方式,通过游戏活动、班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