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2
文档名称:

传染病护理学--流行性出血热.ppt

格式:ppt   页数:5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传染病护理学--流行性出血热.ppt

上传人:qujim2013 2013/6/5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传染病护理学--流行性出血热.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流行性出血热 epidemic hemorrhagic fever EHF
怀化医专护理系
概述
病毒性出血热中的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 HFRS)
自然疫源性疾病
主要传染源:鼠
基本病理变化:全身广泛小血管、毛细血管损害
临床特征:发热、休克、出血及肾脏损害。
典型病例呈五期经过
病原学
流行性出血热病毒
布尼亚病毒科,
汉坦病毒属
负性单链RNA病毒
形态:圆形或卵圆形
包括外膜和核心
对外界抵抗力不强
血清学分型
至少可分16型:
汉坦病毒(野鼠型)
汉城病毒(家鼠型)
普马拿病毒(棕背鲆型)
希望山病毒(田鼠型)
汉坦病毒、汉城病毒、普马拿病毒、何贝尔格莱德-多布拉伐病毒引起人类HFRS
我国主要流行汉滩病毒和汉城病毒
流行病学
传染源
鼠(黑线姬鼠和褐家属、大林姬鼠)
人不是主要传染源
黑线姬鼠
褐家鼠
传播途径未完全阐明
动物传播
呼吸道传播
接触传播
消化道传播
虫媒传播(螨媒传播)
垂直传播:母婴传播
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
本病隐性感染率低:
感染后大多发病并获得稳定的免疫力
流行特征
地区性:主要分布于亚洲,我国疫情最重
季节性和周期性:四季均可发病
黑线姬鼠:11月-次年1月高峰,5-7月小高峰
家鼠:3-5月高峰
林区姬鼠:夏季高峰
人群分布:男性青壮年农民和工人发病较多。男:女为2:1,16~60岁年龄段人群发病占发病90%,农民占发病的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