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1章数据库概论
本章的重要概念(一)
(1)DB、DBMS和DBS的定义
(2)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阶段
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数据库系统阶段和高级数据库技术阶段等各阶段的特点。
(3)数据描述
概念设计、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等各阶段中数据描述的术语,概念设计中实体间二元联系的描述(1:1,1:N,M:N)。
本章的重要概念(二)
(4)数据模型
数据模型的定义,两类数据模型,逻辑模型的形式定义,ER模型,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和面向对象模型的数据结构以及联系的实现方式。
(5)DB的体系结构
三级结构,两级映像,两级数据独立性,体系结构各个层次中记录的联系。
(6)DBMS
DBMS的工作模式、主要功能和模块组成。
(7)DBS
DBS的组成,DBA,DBS的全局结构,DBS结构的分类。
前言
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计算机的应用由科学研究部门逐渐扩展到企业、行政部门。至60年代,数据处理已成为计算机的主要应用。在60年代末,数据库技术作为数据处理中的一门新技术发展起来的。经过30多年的发展,数据库技术已是计算机软件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实用技术。本章先回顾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过程,然后介绍数据库中的基本概念,以使读者对数据库的概貌有所了解。
引言
1963年,美国Honeywell公司的IDS(Integrated Data Store)系统投入运行,揭开了数据库技术的序幕。
20世纪70年代是数据库蓬勃发展的年代,网状系统和层次系统占据了整个数据库商用市场,而关系系统仅处于实验阶段。
20世纪80年代,关系系统由于使用简便以及硬件性能的改善,逐步代替网状系统和层次系统占领了市场。
20世纪90年代,关系数据库已成为数据库技术的主流。
进入21世纪以后,无论是市场的需求还是技术条件的成熟,对象数据库技术、网络数据库技术的推广和普及已成定局。
数据和信息
数据,是数据库系统研究和处理的对象。数据与信息十分不开的,它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所谓数据,通常指用符号记录下来的、可以识别的信息。
信息与数据之间存在着固有的联系:数据是信息的符号表示或称为载体;信息则是数据的内涵,是对数据语义的解释。
数据处理与数据管理
数据处理是指从某些已知的数据出发,推导加工出一些新的数据,这些新的数据又表示了新的信息。
数据管理是指数据的收集、整理、组织、存储、维护、检索、传送等操作,这部分操作是数据处理业务的基本环节,而且是任何数据处理业务中必不可少的共有部分。
数据处理是与数据管理相联系的,数据管理技术的优劣,将直接影响数据处理的效率。
数据库技术的基本术语(一)
数据库(Database,简记为DB)DB是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统一管理的相关数据的集合。DB能为各种用户共享,具有较小冗余度、数据间联系紧密而又有较高的数据独立性等特点。
数据库技术的基本术语(二)
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简记为DBMS)DBMS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OS)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它为用户或应用程序提供访问DB的方法,包括DB的建立、查询、更新及各种数据控制。DBMS总是基于某种数据模型,可以分为层次型、网状型、关系型和面向对象型等。
DBMS
OS
DB
用户
数据库技术的基本术语(三)
数据库系统(Database System,简记为DBS) DBS是实现有组织地、动态地存储大量关联数据、方便多用户访问的计算机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组成的系统,即它是采用数据库技术的计算机系统。
数据库技术是研究数据库的结构、存储、设计、管理和使用的一门软件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