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痴--呆.doc

格式:doc   大小:254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痴--呆.doc

上传人:changjinlai 2018/11/2 文件大小:25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痴--呆.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痴呆
【概说】
一、概念
痴呆是由髓减脑消,神机失用所导致的一种神志异常的疾病,以呆傻愚笨,智能低下,善忘等为主要临床表现。其轻者可见神情淡漠,寡言少语,反应迟钝,善忘;重则表现为终日不语,或闭门独居,或口中喃喃,言辞颠倒,行为失常,忽笑忽哭,或不欲食,数日不知饥饿等。
二、延革
(一)《景岳全书·杂证谟》有“癫狂痴呆”专篇
病因:郁结、不遂、思虑、惊恐。
临床表现:“千奇万怪”、“变易不常”。
病位:在心以及肝胆二经。
预后:“有可愈者,有不可愈者,亦在乎胃气元气之强弱”。
(二)《辨证录》亦立有“呆病门”
不仅对呆病症状描述甚详,且分析其成因在于肝气之郁,而最终转为胃气之衰的病理机转过程,其主要病机在于肝郁乘脾,胃衰痰生,积于胸中,弥漫心窍,使神明受累,髓减脑消而病。陈氏还提出本病治疗以开郁逐痰、健胃通气为主要方法,立有洗心汤、转呆丹、还神至圣汤等,至今仍十分常用。
三、讨论范围
成年人痴呆为主,主要指现代医学的老年性痴呆、脑血管性痴呆及混合性痴呆、脑叶萎缩症、正压性脑积水、脑淀粉样血管病、代谢性脑病、中毒性脑病等。
【病因病机】
一、病因
(一)年迈体虚
肝肾阴虚,或肾中精气不足,髓海空虚,髓减脑消
年高
血脉瘀滞,脑络瘀阻
(二)情志所伤
肝气乘脾,聚湿生痰
郁怒伤肝气滞、痰阻、血瘀壅滞于脑,蒙闭清窍
气滞日久可致血瘀
耗伤心脾,气血不足,致脑失所养
久思积虑
脾虚失运,痰湿内生,清窍受蒙;
惊恐伤肾——肾虚精亏,髓海失充,脑失所养。
(三)久病耗损
肾、心、肝、脾之阴、阳、精、气、血不足,脑髓失养
久病积损正伤久病入络,脑脉痹阻,脑气与脏气不得相接
日久生热化火,神明被扰
二、病机
(一)基本病机为髓海不足,神机失用。
本虚——肾精、阴阳、气血亏虚——脑失所养
髓海不足,神机失用
标实——气、火、痰、瘀内阻于脑——上扰清窍
(二)痴呆病位主要在脑,与心肝脾肾功能失调密切相关。
(三)病机上常发生转化,临床以虚实夹杂为多见。
气滞、痰浊、血瘀之间可以相互转化,或相兼为病,终致痰瘀交结,使病情缠绵难愈。
气滞、痰浊、血瘀日久,可化热,而形成肝火、痰热、瘀热,甚或肝阳化风,均可上扰清窍;进一步发展,可耗伤肝肾之阴,肝肾阴虚,水不涵木,阴不制阳,肝阳上亢,化火生风,风阳上扰清窍,而使痴呆加重。
虚实之间的相互转化,实证的痰浊、瘀血日久,若损及心脾,则气血不足;或耗伤心阴,神明失养;或伤及肝肾,则阴精不足,脑髓失养,可转化为痴呆的虚证。而虚证病久,气血亏乏,脏腑功能受累,气血运行失畅,或积湿为痰,或留滞为瘀,则可见虚中夹实之证。故本病临床以虚实夹杂为多见。
痴呆病因病机示意图:
禀赋不足
肝肾亏损
年高体虚
情志所伤痴呆
久病痰盛痰瘀阻窍
外伤中毒
【诊查要点】
一、诊断依据
(一)一般症状:记忆力减退,记忆近事及远事的能力减弱,判定认知人物、物品、时间、地点能力减退,计算力与识别空间位置结构的能力减退,理解别人语言和有条理地回答问题的能力障碍等。
(二)伴有症状:性情孤僻,表情淡漠,语言重复,自私狭隘,顽固固执,或无理由地欣快,易于激动或暴怒。其抽象思维能力下降,不能解释或区别词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道德伦理缺乏,不知羞耻,性格特征改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