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二部分中间站和区段站主要设备布置
(20学时)
重点内容:
、越行站布置图型设备分析。
(扩)建。
。
。
第二章会让站、越行站及中间站
第一节会让站和越行站
一、会让站、越行站的作业和设备
会让站、越行站的主要作业为办理列车的通过、会让和越行,在双线铁路上还办理反方向运行列车的转线。有的站也办理少量的客、货运业务。
会让站、越行站的主要设备有到发线、平过道和运转室,并设置通信、信号及旅客乘降等设备。
二、会让站、越行站的布置图型
一般情况下,会让站、越行站的布置图型可分为横列式和纵列式两种。
(一)会让站布置图
会让站的到发线一般应设两条,以便车站具有三交会的条件,同时也能适应水槽车、机械化养路的工程车和轨道车等特殊车辆停留需要。
横列式会让站只设一条到发线时,到发线一般应设在站房对侧。其优点是便于利用正线接发通过列车,车站值班员可不跨越线路,作业安全;经由正线接发的旅客列车可停靠基本站台而不经过侧向道岔,列车运行平稳,旅客比较舒适。但如旅客列车较多,且有交会通过列车或近期有增设第二条到发线的可能时,则宜将到发线设在站房同侧,以保证旅客列车停靠基本站台,便于旅客进出站;同时摘挂列车停靠基本站台时,可不影响正线接发通过列车,并避免在铺设第二正线时需拆迁站台的问题。
会让站一般不设中间站台。若旅客乘降较多且远期有发展时,可设中间站台,其位置应设在旅客站房对侧到发线与正线之间。这样布置站台使用率高,除供正线停靠旅客列车外,还可供另一条到发线停靠旅客列车,站台间有两条线路,工务维修抽换轨枕方便。
横列式会让站设两条到发线时,一般有两种布置形式:一种是两到发线设于正线一侧的布置,其优点是车站值班员接发正线通过列车无需跨线,但这种布置站坪长,土石方工程量大,且单线发展成双线时,拆迁工程也较大;另一种是两到发线分设于正线两侧的布置,其优点可以实现列车三交会,可使旅客列车和货物列车都能停靠站台,且到发线有效长相差小,站坪长度短,但车站值班员接发正线通过列车需跨线。一般多采用这种布置。
纵列式会让站是将两到发线纵向排列,并逆运转方向错移一个货物列车到发线的有效长度。这种布置图有利于组织列车不停车会车,提高区间通过能力;适应重载列车到发的需要;便于车站值班员与司机交接行车凭证。但这种图型站坪长度长、工程投资大,且增加了中间咽喉,车站定员多,管理也不方便;车站值班员瞭望信号确认进路也不方便,车长与值班员联系工作走行距离长。因此这种图型利少弊多,故一般只在山区因地势陡窄或需组织不停车会让才采用。
(二)越行站布置图
越行站的布置图型也可分为横列式和纵列式两种,但因纵列式布置图型利少弊多,一般应采用横列式
布置。
横列式越行站仅设一条到发线时,到发线一般应设于两正线中间。其优点是上、下行停站旅客列车一般接入正线,列车运行平稳,旅客舒适,且不需要扳动道岔,有利行车安全;车站值班员接发下行通过列车时,办理作业方便,且不会被待避列车阻挡;任何一方待避列车接入到发线时,均不与另一方向正线的行车产生交叉干扰,而且接发列车进路灵活,使用效率高,并可推迟第二条到发线的铺设期限。其缺点是两正线变换线间距时,上行正线在站内需设反向曲线,瞭望不便,影响列车运行速度。若采用到发线布置在两正线一侧(站房对侧) ,则不需要变更正线的间距,但存在着下行方向待避列车的到、发,必然与上行方向列车的发、到产生交叉干扰,降低区间通过能力,危及行车安全。此种布置图缺点显著,一般不宜采用。
横列式越行站设两条到发线时,两条到发线一般分设于正线两侧。若两到发线布置在正线同一侧,则一个方向待避列车的到、发作业与另一方向列车发、到作业产生交叉干扰,不仅影响行车安全,而且还会降低区间通过能力。因此,新建或改建越行站时,宜采用两到发线设于正线两侧的布置图。
越行站的行车作业是按上、下行分开运行的,为保证上、下行旅客列车分别停靠站台,应设置中间站台。越行站的中间站台一般应设在站房对侧的正线和到发线之间。这种布置具有旅客在中间站台上候车较安全,列车待避条件好,正线顺直以及中间站台加宽时改、扩建工程量少等优点。只有在改建有困难时,为充分利用既有设备,个别车站亦可采用中间站台设在两正线间或到发线外侧的布置形式。
第二节中间站(4学时)
一、中间站的作业
、会让和越行,在双线铁路上还办理调整反向运行列车的转线作业。
、包裹的收发和保管。
、装卸、保管和交付。
。
二、中间站的设备
(一)车站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