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数字谜”也叫“算式谜”、“虫蚀算”。为什么叫“ 虫蚀算 ”呢?
就是古代没有很好的防虫措施,书上的一些算式常常被虫子吃掉一部分,
人们在看书的时候,就得想办法,根据剩下的部分,来判断吃掉的是什么
数。
课件演示:首先,注意观察两个“飞”字,他们相加得 2,找到这种关
系,我们马上就会想到: 1+1=2,那“飞”字可能就是 1。那“腾”字呢?
腾 +腾 =9,两个相同的数相加, 4+4=8,5+5=10, , 怎么也找不到两个相同的
数相加等于 9,刚才的推理过程肯定有问题!问题在哪呢? 肯定在“飞”字
上,也就是说,“飞”字不可能是 1。两个“飞”字相加个位确实是 2,那
还有哪个数字相加个位会出现 2 呢? 想啊想,对,6+6=12,飞可以代表是 6,
这样,十位的 9 就有个位满十进来的 1,也就是说,两个腾字相加等于 8,
一个腾字就是 4。最后验证,46+46 是不是等于 92,最后我们得出结论:“飞”
=6,“腾” =4。
孩子们, 刚才我们在确定每个汉字代表的是数字几时, 先仔细的观察,
找到汉字与数字之间的关系,然后进行大胆的推想、猜测,把猜想的数代
到算式里去试一试,算一算,最终得到我们合理的结论。这是一个非常有
序的推理过程, 咱带着这个方法继续去闯关,好不好?
使学生注意到解答算式谜的一些策略:个位分析法、十位分析法;两
个数字相加最多进 1,三个数字相加最多 2。
回顾我们刚才经历的推理过程,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我们都经历了
四个步骤:
第一:仔细观察,从算式中发现:个位相加得 2,十位相加得 9
(这是?找联系)
第二:通过刚才的联系,进一步推理、联想,想到飞可能代表 1 或 6
( 这是?推想)
第三:然后我们进行计算, 结果是否一致, 验证我们的推想
(这是?验证)
第 四 : 通 过 验 证 结 果 得 出 结
论。
(得出?结论)
《算式中的数学推理》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本课《智慧广场》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熟练掌
握了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并且在一年级中已经有了简单的解决数字谜经验
的基础上教学的。通过实例学生逐步意识到结论的正确性需要演绎推理的
确认,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提出不同程度的要求。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
学生初步学会选择发现有用的信息并作出合理的推断或大胆的猜测,并进
一步的计算来验证猜想,最后得出结论。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尝试、验
证等手段发现规律,猜测结论,发展了逻辑推理能力,渗透了代数思想。
【课堂目标】
1、在探索加减法算式中的“数字谜”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用推理的方
法解决问题,并获得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
2、经历简单推理的过程, 培养思维的调理性和严密性, 提高逻辑思维
能力和分析解 决问题的能力。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欲望, 体验成功的乐
趣,产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在探索加减法算式中的“数字谜”问题的过程中,学习
用推理的方法解决问题,并获得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
【教学难点】经历简单推理的过程,培养思维的调理性和严密性,提
高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法和学法】观察法、谈话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师: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