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写景抒情类诗歌赏析试题解析.doc

格式:doc   大小:32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写景抒情类诗歌赏析试题解析.doc

上传人:653072647 2018/11/3 文件大小:3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写景抒情类诗歌赏析试题解析.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写景抒情类诗歌赏析试题解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鹊桥仙
陆游
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①?酒徒一半取封候,独去作江边渔父。轻舟八尺,低蓬三扇,占断蘋洲烟雨②。镜湖③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君恩赐与?
【注】①这三句是追忆当年军中的生活。博,古代的一种棋戏。②占断:占尽。蘋洲烟雨:指长满蘋草、烟雨空濛的风光。③镜湖:即鉴湖,在今浙江绍兴。唐天宝初,贺知章请求回家乡会稽当道士,玄宗诏赐他镜湖一角。
?他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5分)
,这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6分)

出处:2013新课标1卷
涉及相关知识:“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及“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都涵盖到了,可考查重点在炼字(语言)、情感、内容、手法四大方面。
情感考查独占鳌头。“诗言志,歌咏情”,考查情感往往又与考查表现手法联系在一起。此类试题出现的几率最高、分值最重、赋分最多、难度最大,情感表达类试题在高考诗歌鉴赏题中的核心地位进一步强化。
[ 考点分析]
本题考查对古典诗歌的鉴赏能力。古诗鉴赏,是新课程语文学习中文学色彩最为浓郁的内容,也几乎是各地历年高考试题中能力要求最高、区分度最明显的考查内容。它是一种综合性较强的审美活动,古诗鉴赏试题对考生审美能力的考查比较全面,包括阅读理解和鉴赏评价两个层面,这两个层面均可设置不同难度的试题。
2013 年新课标1卷古诗鉴赏试题,力主名家名作,以宋代文学家《鹊桥仙》为测试文本,诗后注解有助于了解作者写作背景,以及作者所用典故,进而深入理解诗意,符合学生的学习与阅读实际。就具体设问来看,涉及对全诗整体基调的把握、对富含情感的语言的深入揣摩、对作品局部意蕴与整体意境的关系的体察等。
诗人们赞美、吟诵自然,从自然中寻求心灵的慰藉和超脱,我们进行“写景抒情”专题教学,也充分体现课程标准上的相关要求。
解法:第一小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作者情感的体察。第二小题直接就作者的思想情感设题。其实这里体现了一个朴素的道理,读懂文本内容,读懂作者情感,本来就是诗歌阅读要解决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问题,也是诗歌教学万变不离其“宗”(情感)的体现。
综合以上对高考试题“点”与“面”的统计分析,老师们便可心中有数了,我们的“写景抒情”专题教学研究也就能够有的放矢,有所侧重了。
学法:
方法一(五“读”俱全):
一读题目,让学生确定题材、体裁,思考写了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二读作者,知人论世,把握风格。
三读出处、国别、朝代、时间,了解背景。
四读注释,解决具体问题。
五读文本,第一步要找意象,运用联想和想象,再现诗人所描绘的画面。
第二步联系具体诗句,分析运用了怎样的手法构成了怎样的意境。
第三步深入品味这样的意境传达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方法二:
整体感知, 入情想象; 首抓诗眼, 确定中心;
知人论诗, 以察其情; 先抓意象, 如何形容;
某些意象, 含义固定; 锤炼动词, 境界全出;
瞻前顾后, 诗脉贯通。
方法三:
1 、反复诵读 2 、整体感知 3 、品味意境
4 、局部品读(①品名句②抓诗眼词眼③辨虚实④析“炼字”)
对写景抒情诗而言,适用的方法是读诗文- 找景语- 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