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0
文档名称:

19个中医护理方案.doc

格式:doc   大小:561KB   页数:14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19个中医护理方案.doc

上传人:xunlai783 2018/11/3 文件大小:56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19个中医护理方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9个病种中医护理方案(试行)目录
1、胃疡(消化性溃疡)中医护理方案
2、暴聋(突发性耳聋)中医护理方案
3、外感发热(上呼吸道感染)中医护理方案
4、哮病(支气管哮喘)中医护理方案
5、消渴病肾病(糖尿病肾病)中医护理方案
6、乳痈(急性乳腺炎)中医护理方案
7、蛇串疮(带状疱疹)中医护理方案
8、带下证(盆腔炎性疾病)中医护理方案
9、肝胆管结石急性发作期中医护理方案
10、慢性肾衰(慢性肾功能衰竭)中医护理方案
11、肛漏病(肛瘘)中医护理方案
12、肛痈(肛门直肠周围脓肿)中医护理方案
13、结直肠癌中医护理方案
14、痔病(外痔)中医护理方案
15、骨痹(骨关节病)中医护理方案
16、骨蚀(***股骨头坏死)中医护理方案
17、骨蚀(儿童股骨头坏死)中医护理方案
18、胫腓骨骨折中医护理方案
19、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护理方案
附录:一、中药应用注意事项
二、特色技术应用注意事项
三、“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填表说明
胃疡(消化性溃疡)中医护理方案
一、常见证候要点
(一)肝胃不和证:胃脘胀痛,窜及两胁;善叹息,遇情志不遂胃痛加重;嗳气频繁;口苦;性急易怒;嘈杂泛酸。舌质淡红,苔薄白或薄黄。
(二)脾胃气虚证:胃脘隐痛;腹胀纳少,食后尤甚;大便溏薄;肢体倦怠;少气懒言;面色萎黄;消瘦。舌淡苔白。
(三)脾胃虚寒证:胃脘隐痛,喜暖喜按;空腹痛重,得食痛减;纳呆食少;畏寒肢冷;头晕或肢倦;泛吐清水;便溏腹泻。舌体胖,边有齿痕,苔薄白。
(四)肝胃郁热证:胃脘痛势急迫,有灼热感;口干口苦;吞酸嘈杂;烦躁易怒;便秘;喜冷饮。舌质红,苔黄或苔腐或苔腻。
(五)胃阴不足证:胃脘隐痛或灼痛;似饥而不欲食,口干而不欲饮;口干舌燥;纳呆干呕;失眠多梦;手足心热;大便干燥。舌红少津裂纹、少苔、无苔或剥脱苔。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一)胃脘疼痛
、性质、程度、持续时间、诱发因素及伴随症状,做好疼痛评分,可应用疼痛自评工具“数字评分法(NRS)”评分,记录具体分值。
,避免活动及精神紧张。出现呕吐或便血时立即报告医师,协助处理。
,隐痛取中脘、建里、神阙、关元等穴;胀痛取气海、天枢等穴。
,取中脘、气海、胃俞、合谷、足三里等穴。
,取中脘、神阙、气海、关元等穴。
,取胃脘部。
,取脾、胃、交感、神门、肝胆等穴。
,取脾俞、胃俞、肾俞、肝俞等穴。
(二)嗳气、反酸
、反酸的频率、程度、伴随症状及与饮食的关系。
,发作时宜取坐位,可饮用温开水,若空腹时出现嗳气、反酸,应立即进食以缓解不适。
,取足三里、天突、中脘、内关等穴。
,取肝俞、胃俞、足三里、中脘、神阙等穴。
,取足三里、内关等穴。
,取足三里、合谷、天突、中脘、内关等穴。
(三)纳呆
、口腔气味、伴随症状及舌质舌苔的变化,保持口腔清洁。
,并做好记录。
,取脾、胃、肝、小肠、心、交感等穴。
,取足三里、内关、丰隆、合谷、中脘等穴。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
(一)药物治疗

(1)脾胃虚寒证汤剂宜热服,对有特殊治疗需要的应遵医嘱服用。
(2)其他详见附录1。
(详见附录1)。
(详见附录1)。
(二)特色技术
(详见附录2)。
(详见附录2)。
(详见附录2)。
(详见附录2)。
(详见附录2)。
(详见附录2)。
(详见附录2)。
四、健康指导
(一)生活起居
、整洁,空气清新无异味。
,劳逸结合。

,避免腹部受凉,根据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服。
,尤其是非甾体类抗炎药物,以免掩盖病情及加重对胃黏膜的损害。避免服用对胃肠有刺激的药物,如解热镇痛药、强的松等。
、性状、有无出血情况发生。
(二)饮食指导
忌油炸、辛辣食物、酒类等助火之品。避免过饥过饱。
:宜食疏肝理气的食品,如佛手、山楂、山药、萝卜、生姜等。忌食壅阻气机的食物,如豆类、红薯、南瓜等。食疗方:山药粥、萝卜汤。
:宜食补中健胃的食品,如大枣、白扁豆、山药。食疗方:大枣山药粥。
:宜食温中健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