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2
文档名称:

放射科技术操作规范.doc

格式:doc   大小:126KB   页数:3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放射科技术操作规范.doc

上传人:文采飞扬 2018/11/3 文件大小:12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放射科技术操作规范.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放射科技术操作规范
第——节 X线摄影技术操作规程
一、上肢X线摄影
(一)肘关节——前后正位
【操作方法及程序】
,前臂伸直,掌心向上。
。肩部应略向被检侧外旋,且肩部下移,尽量接近肘部高度。
-100cm。
(肘横纹中点)垂直射人暗盒。
【注意事项】
、桡骨上段。
,可考虑用沙袋固定手掌。
、侧位在同一片中分格摄影时,远、近端方向保持一致,且关节间隙处于同一水平。
【评价标准】
“一”字样阴影,肱挠关节面无骨性重选;
;
,尺挠关节间隙界限不清晰;
°-170°(女多为165°,男多为170°)。
【质控要点】
,上臂与前臂在同一平面放置;
、外上髁。
(二)肘关节——侧位
【操作方法及程序】
,曲肘成90°。
,尺侧朝下,肘关节内侧紧贴暗盒呈侧位,肩部下移,尽量接近肘部高度。
-100cm。
,垂直射人暗盒。
【注意事项】
、桡骨上段。
,可考虑用沙袋固定前臂。
、侧位在同一片中分格摄影时,远、近端方向保持一致,且关节间隙处于同一水平。
【评价标准】
;
,肘关节间隙呈半圆形透亮影;
“△”形重迭显示。
【质控要点】
°弯屈,且在同一平面放置;
,腕肘关节呈侧位;

(三)肩关节——前后正位
【操作方法及程序】
,肩胛骨喙突置于暗盒中心。对侧躯干略垫高,使被检侧肩部紧贴床面。被检侧上肢向下伸直,掌心朝上。
,外缘包括肩部软组织。


,垂直射入暗盒。

【注意事项】
对肩部骨折或脱位的病人,仰卧困难,可采用前后立位摄影。
【评价标准】
“纺锤状”重迭面;
,肱骨大结节显示;
-5mm的肩锁关节面。
【质控要点】
,不应抬肩;
;
,应取15°斜位设置。
二、下肢X线摄影
(一)跟骨——轴位
【操作方法及程序】
,被检侧下肢伸直,暗盒置于踝部下方,下肢长轴与暗盒长轴一致。
,踝部极度背曲。
-100cm。
°-45°,经第3跖骨基底部射人暗盒。
【注意事项】
,下肢长轴、暗盒长轴和中心线射人方向三者应保持一致。
,可借助绷带牵拉。
,以踝关节背屈程度来决定。背屈角度大,中心线倾角可减小。中心线倾角大小的原则是:垂直跟骨长轴与台面夹角的角平分线。
【评价标准】
:2;

【质控要点】
;
°-45°向头通过第3跖骨基底部。
(二)踝关节——前后正位
【操作方法及程序】
,被检侧下肢伸直,踝关节置于暗盒中心略偏下处。
,足尖下倾,下肢长轴与暗盒中线平行。
-100cm。
、外踝连线中点上方lcm处,垂直射入暗盒。
【注意事项】
为防止病人移动,可考虑用沙袋固定下肢。
【评价标准】
‘]’中括号显示:上端为胫距关节面;内侧胫距关节面;外侧腓距关节面,仅上端关节面有少许胫骨影重选;
,腓骨切线互成交角各为80°;

【质控要点】
,足趾自然向上垂直,不内斜或外斜;

(三)踝关节——侧位
【操作方法及程序】
,被检侧靠近台面。
,外踝紧贴暗盒,使踝关节成侧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