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申请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登记表》填写规范《申请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登记表》要严肃、认真、忠实。填写前,党支部负责人或入党介绍人应将表内项目向申请人解释清楚。 (按手印)。填写时须使用钢笔、签字笔或毛笔,并使用黑色或蓝黑色墨水(坚决不能使用圆珠笔、纯蓝墨水填写)。字体要清晰、工整。表内的年、月、日一律用公历和阿拉伯数字。表内栏目没有内容填写时,应注明“无”。不得有任何涂改痕迹。个别栏目填写不下时,可加附页。 ,将《申请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登记表》和申请书、思想汇报、考察材料、推优材料、群众反映材料等每人一袋专人保管。申请人概况1.“姓名”要与封面填写保持一致。2.“入团时间”填写到某年某月。3.“籍贯”指一个人祖居的地方,如果祖居与出生地不一致时,一般按其父亲的籍贯填写,该项至少要填写到县。4.“家庭出身”应填写本人取得独立经济地位前的家庭成份,如:干部、工人、农民、军人等。5.“现有文化程度”。6.“本人成份”。7.“现任职务”填写在担任何职,如果有社会职务也可填写。8.“申请入党时间及次数”填写向党提出书面申请的时间,如果多次递交(有证明材料)可分别列明时间。9.“确定为培养对象时间”填写所在党支部确定自己为培养对象时间。姓名现名性别贴照片处曾用名民族出生年月何时入团籍贯家庭出身现有文化程度本人成份有何专长现任职务申请入党时间及次数申请人被确定为培养对象时间申请人概况1.“简历”一般从上小学时填起填到现在;2、起止年月前后要相互衔接;3、“证明人”应填写最熟悉本人情况的人或在一起工作的人,但不应填写本人的亲属。4.“何时何地受到何种奖励或处分”,如实填写;、发奖部门、荣誉全称写完整。简历何年何月至何年何月在何地何部门任职证明人何时何地受过何种奖励或处分家庭成员和主要社会关系1.“家庭成员”:主要填写本人的父母(或抚养者)、配偶、兄弟姐妹以及和本人长期在一起生活的人;上述人员中已故的也要写明。2.“主要社会关系”:填写本人的旁系亲属(爱人的父母、分居的兄弟姐妹、伯叔姑舅、甥侄等);此项不要面面俱到,只写对自己影响较大的即可。3.“需要说明的问题”填写本人需要向党说明,而在其它栏目中无法填写的问题。家庭成员称谓姓名年龄政治面貌职务工作单位主要社会关系称谓姓名年龄政治面貌职务工作单位需要说明的问题培养对象的确定“党小组意见”:,对入党申请人作出评价;;.:一是必须召开党小组会讨论确定申请人为培养对象,而不能以党小组长个人意见代替党小组讨论意见;二是“党小组意见”中必须有“经某某党支部某某党小组某年某月某日讨论,确定某某为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对象”的规范性表述。培养对象的确定党小组意见党支部意见何时参加何级举办的党的基本知识学习(训练)班,学习的主要内容及学习情况(成绩)培养对象的确定“党支部意见”:,召开支委会,对入党申请人的表现进行讨论,并作出决定;;:一是必须召开支委会讨论决定申请人能否确定为培养对象,而不能以党支部书记个人意见代替支委会讨论意见;二是“党支部意见”中必须有“经某某党支部委员会某年某月某日讨论决定,确定某某为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对象”的规范性表述。培养对象的确定党小组意见党支部意见何时参加何级举办的党的基本知识学习(训练)班,学习的主要内容及学习情况(成绩)培养对象的确定“负责培养人”:;,不能空项;,还是组织指定的培养人。培养对象的确定党小组意见党支部意见何时参加何级举办的党的基本知识学习(训练)班,学习的主要内容及学习情况(成绩),每季度填写一次,两名培养人同时在考察记录后签字(培养联系人一在前),时间不能涂改。、学习、工作、作风等方面情况,一定要指明优缺点,且要注意季度之间的衔接(一般要指出下季度对上季度缺点的改正情况);。,按季度填写;,体现衔接性、表现出逐渐成熟;、内容雷同、不写缺点的问题。党小组考察记录党小组长签字年月日党小组长签字年月日党小组长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