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专注做事”让孩子更优秀
各位家长,大家好。在开讲之前,我们先来看这样的一幅图片,大家盯着屏幕上的黑色圆圈看一分钟,然后把自己的目光转到黑板,看看,你看到了什么?
是啊,有的家长看到了黑点变成了白点,这个过程就是专注力的作用。
在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过程中,注意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孩子来说:注意力是学习的窗口,没有它,知识的阳光就照射不进来。就像我们经常说的,一个人聪不聪明,看眼睛。其实就是看的注意力集中程度。
接下来我们回忆下,刚才的课堂,自己的孩子课堂听课效率太低,东张西望,一点小动静就充满好奇的瞪着眼睛来回搜索?或无精打采,心不在焉,或想入非非?坐在座位上动来动去坐不住,扰乱课堂秩序,玩弄手中的纸、笔、书本、橡皮或衣角、书包带,有的悄悄与同学讲话等等。被老师点名回答问题,站起来后却不知道老师的问题是什么;有时候回家了说不清楚老师的具体作业要求是什么?经常忘记学习用品放哪里? 
你有没有发现孩子在家里做作业的时候磨磨蹭蹭,玩一会写一会,一会上个厕所,一会喝水,还有的边写作业边吃东西?你在身边陪着的时候还好,一离开是不是就坐那里发呆,啃手指甲,戳戳这个,鼓捣鼓捣那个?写生字的时候特别慢,一个汉字看好几遍才能写全?好不容易把作业做完了,一检查结果抄写的汉字也写错了,数学题草稿纸上的答案是正确的,但是作业本上的确是错的?考试的时候也是明明平时会做的题却因为粗心马虎得不了满分?
为什么孩子明明智力非常优秀,但成绩却与之不符,丢三落四,有始无终……?让我们从学习过程开始分析,寻找到真正出现差异的原因在哪里。
成绩是学习过程的结果。学习是我们的视觉听觉器官接受外界信息、存储在我们的大脑,然后我们大脑去处理这些信息,再然后把处理结果反映到外部的过程。所以学习的过程通俗的讲就是注意力(获取外界信息)+记忆力(短时记忆外界信息)+理解力(通过个体思维能力,将外界知识内化吸收,添加到个体已有的认知结构中,成为自己的东西)。
从上面对学习过程的分析看出,学习成绩是上述3个学习能力参与的结果,首当其中的就是注意力。
什么是注意力呢?注意力是指人的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于某种事物的能力。俄国的大教育家乌申斯基就曾很形象地把注意比作一座“门”,认为“凡是从外界进入心灵的东西都要通过它”。若不集中注意就等于自己把这道“门”关闭了。外面的东西(比如你所要学的知识,老师所讲的话
„„)又怎么进得了你的脑子呢?所以要提高学。
咱们很多学生学习成绩不够理想,都是由于注意力差导致的,而家长和老师不懂得分析学习过程,只看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分青红皂白的去埋怨孩子,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导致厌学、自卑等人格问题。 
注意能力可以细分,注意能力的高低是由四个品质决定的,即注意的广度、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和注意的转移,这是衡量一个人注意力好坏的标志。 
1、注意的稳定
 指一个人在一定时间内,比较稳定地把注意集中于某一特定的对象与活动的能力。也就是听课质量;例如上课“溜号”的孩子就是典型的注意不稳定性。
“溜号”多了,知识断点比较多,听课质量就差。
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下儿童注意力的时间。我们小学有5个年级,心理学研究表明,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注意稳定性持续时间不同:5--6岁时,儿童注意力集中时间约为10--15分钟;7--10岁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