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进入衢州市区前,见到一块硕大的石碑,上书南孔圣地四个大字。早已得知衢州孔庙是与山东曲阜孔庙并列的孔氏家庙,北宋末年,金兵南侵,孔氏嫡系在孔子四十八代孙孔端友率领下迁居衢州,并在此建立家庙,自此子孙绵延,衢州成了孔氏的第二家乡。到了衢州,这个景点是一定得去看看的。  
买了门票进庙,票价不贵,只要十元。而且这南宗家庙门票相当有新意,居然是半部《论语》,火柴盒大小,线装横排,三十几页,还有一个红色的腰封是景点简介。一部《论语》11705字,半部《论语》5000多字,大约相当于现今对开报纸半个版面的容量,压缩为一本门票,这个构思大概来源于“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历史故事。
南宋时,孔子第四十八世孙袭封衍圣公孔端友率族人随高宗南下,赐家于衢,宋亡后,元忽必烈让孔氏后裔由衢回山东,衢州孔洙以其先人在衢为由不去山东,让爵山东孔氏,衢州一族从此定居。衢州孔庙世称孔氏南宗家庙
研究资料】
《孔氏南宗考略》      《南宗孔氏家庙的历史》
《南孔研究》
南宗孔氏家庙内的碑文
上网查找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对后来人的影响极其深远。联合国将孔子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一,世界上对孔子的思想和学说的研究相当热门,而孔氏南宗家庙的历史在孔学中占有相当地位,缺了这一内容,研究孔子是不完整的。由此得之,孔氏南宗家庙在国际中地位甚高。
南宗孔氏家庙为什么会坐落在衢州呢?这里引出了一段历史原因。据历史文献记载,公元1127年,北宋灭亡。五月,赵构在应天府(河南商丘)继位,改号建炎。建炎二年(1128年),宋高宗移跸扬州,诏东京所属官吏,举行统位之后的首届冬祀大典。衍圣公孔端友与中奉大夫开国南孔传承旨陪祀。郊祀不久,金军大举南犯,锋芒直指徐州、扬州。孔端友令弟孔端操留守厥里,权代衍圣公事,自己恭负孔子及丌官夫人楷木像,与从父孔传等随跸拿渡,历史艰辛。绍兴元年(1131年),高宗权都临安。翌年,孔传率族诣厥,叙孔氏家门后典。那时,有两队金兵南下追击宋高宗,而衢州正处于两路金兵的夹缝之中,相对较为安全。时衢州为临安辅郡,四省通衢而又未遭兵燹,宋高宗遂赐南迁孔裔于此。从此,衢州遂成孔氏的第二故乡,誉称
“东南厥里”、“南孔圣地”。自孔端友及今,孔子嫡裔在衢已生息繁衍了二十八代。
孔氏大宗,世属邹鲁。靖康之难,大宗南来,宋金对峙,孔裔始分南北两宗。元朝大统一后,南宗德让爵位于北宗。自元迄清,南北两宗手足情深。清末,北宗衍圣公孔令贻病卒京师,南宗五经博士孔庆仪扶榇归鲁,至孔德成承袭后始还衢州。
百年之后,国民政府废除爵位,改授孔氏南北宗为“奉祀宫”。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日寇侵占东南大地,国民政府电令转移楷木圣像。奉祀官孔繁豪贞像辗转浙南龙泉、庆元,将之供奉于庆元县大济村圣修堂。(摘抄南宗孔庙内的碑文)
1981年12月12日,孔氏南宗家庙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11月20日由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摘自网上)
衢州孔氏南宗家庙始建于宋宝祜三年(1255年),现存建筑系清朝道光三年(1823年)更建。历经宋、元、明、清,三迁其址。正德十五年迁于今址,家庙的延续了宋代建筑之规模,平面呈纵长方形,占地面积约7337平方米。家庙北背菱塘,南面府山,前临新桥街。家庙建筑群分三路布局,采用中国传统的庭院建筑风格,讲究均衡对称,中轴线自南而北依次有大门、大成门、大成殿及东西两。大门内东侧竖有历代修建家庙的碑记。院内植有银杏九株,每逢金秋,果实累累。东轴线为孔庙家塾,崇圣祠、圣泽楼,稍西有思官祠、报功祠;西轴线为头门、五友祠、袭封祠、六代公爵祠、思鲁阁。家庙西侧为翰林院五经博士署,欲称孔府,原有建筑为照墙、头门、翰林公署、花厅、内宅、后花园等。
1998年12月,市政府拨款1400万元,在清朝道光年间孔氏南宗家庙布局和考古的基础上进行复原工程,修复后的衢州孔氏家庙基本保持原有的风格。并对外开放供游人瞻仰。园内黛氏红墙,楼阁飞檐与绿荫如盖的古柏互相掩映。整个家庙建筑群肃穆、幽静、凝重、典雅洋溢着浓郁的儒家文化氛围。(摘自《孔氏南宗考略》)
衢州在这方面的宣传力度还不够,甚至有些人只知道曲阜有孔庙,而不知道衢州也有孔庙。
孔氏两宗,曲阜是官庙,衢州是家庙,曲阜为尊,为正统,是封建统治者确立的。南宗不显,其应有的地位与实际情形不相称,是南宗偏安不稳定的政治局势以及当时的地域思想文化教育等因素造成的。衢州是幸运的,儒学之祖文化至尊后裔在衢。衢州是有愧的,历史上孔氏南宗家庙废祭田变卖,至圣脉几乎没。衢州应该努力,借今天有利时机研究孔氏南宗家庙,研究儒学,让它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我们对南宗孔氏家庙的未来充满希望!
    衢州孔庙是仿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