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按照课程安排,《新民主主义论》的节选作为精读内容,虽为节选,但基本也体现了这篇著作的大部,读后感觉对文章表达的主旨不是很清楚,在网上饶有兴趣的将全文缺失的章节:驳“左”倾空谈主义、驳顽固派、旧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中国文化革命的历史特点、四个时期、文化性质问题上的偏向,这六个章节找到读了一遍,尤其是“文化革命”四个字挑起了我的兴趣,又在网上考究了文章的写作背景,仔细读过这全文三万余字的文章后,不得不佩服毛泽东同志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超于常人的辩证说理能力,下面简单谈一下我的体会。一、时代背景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达成共识,进行了国共第二次合作。至1940年左右,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全国人民原有的有一种欣欣向荣的气象和誓死赶走侵略者的决心,却被一股妥协空气和反共浪潮声所压制,特别是文化人和青年学生。面对混乱的思想现状,中国的革命的方向是什么,中国革命的前途和未来在哪里,中国人民又该做些什么,这些都成了需要说明的问题。在此情况下,毛泽东在1940年1月9日在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上作了题为《新民主主义的政治与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的讲话,即《新民主主义论》。《新民主主义论》是马列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伟大成果,它科学总结了鸦片战争以后,特别是共产党成立以后中国革命的经验教训,深刻论述了中国民主革命发展的基本规律,第一次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完整理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次飞跃。二、,中国社会又逐渐地生长了资本主义因素以来,中国已逐渐地变成了一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现在的中国,在日本占领区,是殖民地社会;在国民党统治区,基本上也还是一个半殖民地社会;而不论在日本占领区和国民党统治区,都是封建半封建制度占优势的社会。这就是现时中国社会的性质,这就是现时中国的国情。,改变这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为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社会。,其社会性质是新式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还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的革命,但早已成了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的世界革命的一部分,现在则更成了这种世界革命的伟大的一部分,成了这种世界革命的伟大的同盟军。这个革命的第一步、第一阶段,决不是也不能建立中国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的社会,而是要建立以中国无产阶级为首领的中国各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社会,以完结其第一阶段。然后,再使之发展到第二阶段,以建立中国社会主义的社会。,一方面和旧形式的、欧美式的、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的共和国相区别,那是旧民主主义的共和国,那种共和国已经过时了;另一方面,也和苏联式的、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的共和国相区别,那种共和国,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中,还不适用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革命。一切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革命,在一定历史时期中所采取的国家形式,只能是第三种形式,这就是所谓新民主主义共和国。这是一定历史时期的形式,因而是过渡的形式,但是不可移易的必要的形式。、经济、文化新民主主义的政治。文中具体分析了资产阶级的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