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中国近代史分期——“两时期两朝三政府”:
近代史——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知识线索:
 
一、鸦片战争及其影响
一)鸦片战争(1840-1842)
1、背景:国际——英国完成工业革命,需要市场和原料;国内背景——1)自然经济为主,土地兼并、社会矛盾激化;2)政治腐败、军备废弛、财政亏空;3)虚骄自大,“天朝上国”自居。
2、直接原因:中国出超→英国走私鸦片→(银荒兵弱)→虎门销烟
3、经过:1)1840年:广州→厦门→定海→天津;2)广州→东南沿海→南京
4、结果:1842《南京条约》(“五议港元”)、1843《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租界);1844《望厦条约》(兵船巡港、医院教堂)、《黄埔条约》(天自由传教)。
5、影响:1)社会性质变:开始沦为两半(传统社会→近代社会):主权破坏;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自然经济瓦解。
2)主要矛盾变(一对变两对)。3)革命任务变——变为反侵略反封建。
二)新思想的萌发(19世纪40-50年代)
1、林则徐:开眼看世界第一人1)在广东设译馆,编译《各国律例》和《四洲志》;2)仿制西方战船,提建新式海军;
2、魏源:《海国图志》“师夷长技以制夷”;   3、姚莹《康輶纪行》、徐继畲《瀛环志略》
作用——启迪国人重新认识世界,探索救天国运动(1851-1864)
1、背景原因:阶级矛盾激化;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自然灾害。
2、经过:1)1843年创立拜上帝教;2)1851年金田起义,号“太平天国”,永安建立政权;3)1853年定都天京;4)1853-1856全盛时代、5)1856天京变乱(略);至1864年重建领导核心、防御战。
3、失败(原因:局限性、中外绞杀——“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4、《天朝田亩制度》废除土地私有制(按人口年龄分配)——没经济基础;《资政新篇》,最早在中国提出发展资本主义方案,不是农民革命实践的产物,没有阶级基础。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及其影响
一)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
1、背景: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要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要求修约;→清政府拒绝修约要求。
2、经过:1)1856秋英国袭击广州城;→1857底英法攻陷广州;→1858占领天津。2)1860陷北京、烧圆明园。
3、结果:1)1858《天津条约》(“公开行贿”);2)1860《北京条约》(“准天天陪酒”);3)1858《瑷珲条约》、1860《北京条约》、1864《勘分西北界约记》、(1881《改订条约》及后五个勘界议定书)。
二)洋务运动
1、背景:1)内忧少(农民运动被镇压;民资刚兴起、很弱小);2)外患少(中外暂时“和好”,没有大的战争)
2、代表人物与主张:洋务派(奕訢、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主张用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来维护清朝统治;顽固派(倭仁等)主张原封不动地维护清朝统治。“华夷之辨”、“道器之辨”、“义利之辨”。
3、过程与成果:1)自强:近代军事工业:安庆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和天津机器制造总局;
2)求富:近代民用工业:(李)上海轮船招商局和天津开平煤矿、(张)汉阳铁厂和湖北织布局。
3)筹划海防:80年代中:北洋、南洋、福建水师;成立海军衙门
4)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