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8
文档名称:

助听器发展概要.pptx

格式:pptx   大小:1,794KB   页数:1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助听器发展概要.pptx

上传人:水中望月 2018/11/6 文件大小:1.75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助听器发展概要.ppt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6章助听器基础知识
主讲人:邢悦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和健康意识的普及,传导性听力损失的发病率在我国正逐年下降。
目前尚无明确可靠的药物或手术手段,只能依靠助听器、人工耳蜗等人工装置来辅助听力障碍的患者实现言语交流。
助听器的本质是一个放大器。
我国现有听力障碍人口2780万。
我国听力现状
第1节助听器发展概要
20世纪初,出现了电放大助听器
助听器的发展历程
小型化,无法携带
盒式、耳后式(耳背式)、耳内式、耳道式
全数字助听器成为主流
削峰电路、推挽电路、自动增益控制技术、宽动态范围压缩、智能噪声抑制技术、多麦克风技术、数字啸叫抑制技术等
智能化,满足各种类型使用的的多种声学环境下的听力补偿
一、初期助听装置

耳廓可以灵活转动以捕捉周围各种细微的声音。
用手拢在耳后,增加耳廓的集音面积。阻挡耳后声音,声音在中高频增加10-15 dB。
之后人们尝试使用兽角、贝壳作为集声器。
19世纪初
01
02
耳喇叭
说话管
03
号角
各种形状,大小不一的
04
02
01
03
很大的终端接收声音
声音沿着漏斗状的拾音口进入一个喇叭型管口
利用声学共振原理将言语声的局部频段放大。
送入使用者的耳道

起源于20世纪初。
早期体积大,后期改进后可随身携带。
由电池供电,采用炭精传声器、磁性耳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