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新音乐歌声初放
——沈心工与李叔同
同桌的你-刘若英(MV).flv
百年前的校园歌曲
对比一下百年前的校园歌曲与现在的校园歌曲有什么不同?
歌词:更加的浅显易懂
内容:更加的积极向上
旋律:更加简单、上口、易记,词曲结合较好。
背景:
清末民初(19世纪)
国内环境
新型学校教育
新音乐
新音乐是指晚清以来随着西洋音乐的传入而逐步建立发展起来的、不同于此前中国传统音乐的新音乐。
新音乐---学堂乐歌
学堂乐歌
清末民初,兴办新学,当时的新学校称作“学堂”。以李叔同、沈心工为代表的一批有识之士,在学堂中开设“乐歌”课。他们教唱的歌曲在社会上广为传唱,一时成为社会新风尚。后来,人们把这个时期的学校歌曲统称为“学堂乐歌”。
沈心工
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原名庆鸿,号叔逵,笔名心工。上海人。 1901年任南洋公学附属小学教师。后赴日本短期留学考察。1902年11月在东京留学生中创办“音乐讲习会”。1903年回国任教。在日本时即开始编写乐歌。他的乐歌词曲结合比较好,内容题材广泛,歌词浅显易懂,朗朗上口,适合儿童学唱。辛亥革命时期,编有《革命军》等歌曲,反映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
沈心工
主要作品
《黄河》《革命必先革人心》《竹马》
《体操─兵操》(《男儿第一志气高》)
《学校唱歌集》
《重编学校唱歌集》
《民国唱歌集》
《心工唱歌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