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从近代民法到现代民法.docx

格式:docx   大小:48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从近代民法到现代民法.docx

上传人:buxiangzhid56 2018/11/6 文件大小:4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从近代民法到现代民法.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从近代民法到现代民法
作者:梁慧星
目 次
一、引言
(一)契约法
(二)侵权行为法
(三)小结
二、近化民法
(一)引言
(二)作为近代民法基础的两个基本判断
(三)近代民法的理念——形式正义
(四)近代民法的价值取向——法的安定性
(五)近代民法模式
(六)近代民法的法学思潮——概念法学
三、现代民法
(一)引言
(二)平等性与互换性的丧失
(三)现代民法的理念——实质正义
(四)现代民法的价值取向——社会妥当性
(五)现代民法模式
(六)现代民法的法学思潮
四、现代民法面临的难题
五、结语
一、引 言
今天我们处在世纪之交, 20 世纪已经接近尾声,一个新的世纪即 21 世纪即将到来。当我们要展望 21
世纪民法的时候,应当对我们所走过的 20 世纪作一个回顾,对 20 世纪民法作一个回顾。当我们回顾 20
世纪民法,就会发现在民法的各个重要领域,在学者的著作中随处可以看到(听到)所谓“危机”、“死
亡”的惊呼。使我们很自然地想到, 20 世纪民法出了什么问题?让我们先看契约法。
(一)契约法
1970 年 4 月美国著名教授格兰特・ 吉尔莫在俄亥俄州立大学法学院作了一个讲演,题目叫做 “契约的
死亡”,然后将讲演稿整理出版,这就是使世界法学界震惊的《契约的死亡》一书。这本书的开头写道:
“有人对我们说,契约和上帝一样,已经死亡。的确如此,这绝无任何可以怀疑的” *2 。1941 年德国学者
豪普特 (Haunt) 发表了一篇论文《论事实契约关系》,产生了很大的震动。到了 1956 年德国最高法院在一
个停车场收费案判决中,竟然采纳“事实契约关系”理论作为判决依据。对此,德国著名民法学者雷曼评
论说,这个理论之被采纳所造成对传统契约观念的冲击,犹如爆炸了一颗原子弹。《契约的死亡》出版十
几年后,日本东京大学一位青年学者内田贵到美国康乃尔大学留学, 研究契约法的基本理论, 回国后于 1990
年出版了一本书,名为《契约的再生》,引起法学界极大轰动。《契约的再生》的开头就这样写道:“最
近,人们经常论及契约的衰落、危机、死亡”,“尽管契约被宣告死亡却带来了契约法学的文艺复兴。有
学者幽默地谈论关于契约法学复兴的原因说,这也许是契约虽死亡但契约法的教授还活着的缘故”。 *3
(二)侵权行为法
本世纪以来,侵权行为法的危机的说法频繁地出现在民法学者的著作中。美国加州大学著名侵权法教
授弗莱明指出:“侵权法正处在十字路口,其生存正遭受着威胁”。英国剑桥大学的比较法教授杰洛维兹
Jolowicz 说:“侵权法正面临着危机”。瑞典的侵权法教授乔根逊 Jongensen也说:“侵权法已经没落”。
为什么学者们热衷于谈论侵权法的危机,这是因为进入 20 世纪后,各发达国家在侵权法领域,传统
的过失责任原则逐渐为无过失责任或严格责任所取代。特别是在因缺陷产品造成人身损害的损害赔偿方
面。美国在 60 年代初,由法院判例创立了严格产品责任。按照严格责任,只要产品存在对人身和财产的
不合理危险,就构成缺陷,因缺陷产品造成消费者的人身或财产损害,就要由生产者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由于不考虑生产者对缺陷之发生是否有过失, 因此有利于保护受害的消费者。 1985 年欧共体通过关于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