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七下古诗赏析.docx

格式:docx   大小:40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七下古诗赏析.docx

上传人:aihuichuanran1314 2018/11/6 文件大小:4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七下古诗赏析.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七下古代诗歌五首赏析
1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1.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赏析 :像燕昭王那样的前代贤君已成为历
史,后世自当有明君贤士的风云际会, 却无缘相见。 抒发了诗人壮志难酬,
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惆怅和孤寂之情。
2.“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赏析 :天地之“悠悠”与人之茕茕“独”
影,互为映照,诗人把个人的存在置于广漠的宇宙空间下来表现,衬托出
人的孤单渺小。面对茫茫的天宇和原野,诗人“怆然而涕下”由个人的遭
遇想到了天地悠悠而生命短促,宇宙无穷而人生有限。
3. 一二句从时间角度写, 其中“古人”指古代的礼贤下士发的明君,“来者”
指当时的礼贤下士的明君,为下文抒发悲怆的心情做铺垫,后两句诗从空
间角度来写。
4.《登幽州台歌》 全诗四句没有具体描写, 都是作者情感的抒发。 通过“前”
“后”“古今”“来者” 的对比,表明时间流逝,一去不返。通过“ 天地悠
悠”和“独” 的对比,感受天地的广阔和宇宙的永恒。沧桑易变的古今人
事和浩茫宽广的宇宙天地, 营造了空旷辽阔的意境,奠定了悲凉孤寂的情
感基调 ,诗人融理入情,表达在亘古不变的时空中,生命短暂,时不我待
的事理悲情。
5. 诗人为何“独怆然而涕下”?从中你看到一个什么样的陈子昂?
空间无限辽远,使诗人联想到自己的境遇,产生孤独、寂寞、悲凉之
感。沉思,为自己不能实现人生价值而怆然涕下。
从中看到一个有着积极的人生追求, 渴望实现自身价值, 仰望长天, 俯
视大地,潸然泪下的陈子昂。
2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古人认为五岳中泰山最高大。这首诗扣住“  高大 ”二字进行描写,前
六句写望中所见,直接描写泰山的景物,  表现了泰山高大雄奇之美,后两
句用众山的“低小”进一步反衬出泰山之“高大”  。 诗的题目是《望岳》 ,
“ 望”贯穿全篇。一二句仰望泰山整体,中间四句仰望泰山周围,后二句
把“望岳”转向“岳望” 。表现出青年诗人远大的志向和广阔的胸怀。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开篇以问答的形式,表明泰山的青色在
齐鲁广大区域内都能望见,表现泰山雄伟阔大的气势。从空间看,泰山横
跨齐鲁;从时间说,泰山郁郁葱葱,千古常青。这是从远观的角度写泰山
的高大与历史悠久。中间四句写仰望泰山所见。  “造化钟神秀”,大自然特
别钟爱泰山, 一切神奇秀美的景色都集中在这里。 “阴阳割昏晓” 意思是说
在同一时间,山南山北明暗不同, 山南是晴朗的, 山北仍是黑沉沉的。“昏”
和“晓”两个天地是泰山 “割”开的!“割”字写出了泰山参天矗立的雄姿,
使静止的山峰充满了活力。  下面四句由静景转为动景。 “荡胸生曾云,决
眦入归鸟。”泰山上面层层白云涌现, 变化多端,诗人望之,感到自己的胸
中云气回荡,无比开阔。诗人还目不转睛地欣赏泰山上空归鸟回旋,飞还
山林。鸟的翱翔,勾勒出泰山“天高任鸟飞”的广阔背景, “决眦” 将诗人
极目仰望时的神态描写的活灵活现。写望时的这种全神贯注,浮想联翩,
衬托出泰山的雄伟壮丽及其令人震撼的力量。
诗人仰望泰山极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