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昌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发展总体规划》
1、总体规划
指导思想:以昌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为核心,以天山北坡绿色农业带为重点,以推动农业产业化为目标,突出发展以新疆特色农产品为轴心的物流产业、天山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产业、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制种产业、奶牛及乳业为中心的畜牧产业、新疆特色旅游业等,培育以特色农业支柱产业为主的经济圈。变资源优势为后发经济优势,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步增长。
战略定位:
建成为西部干旱或半干旱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区域性示范工程。
建成以绿色经济和新疆特色经济为概念的现代产业园和实用新技术的高效推广基地。
坚持两条腿走路,资本引进和技术创新相结合,做大做强园区内现有的三大支柱产业,即:制种业、畜牧业、林果业。
园区发展坚持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大幅度增加农牧民收入,增强农村集体经济实力为核心目标。突出打造和引进一批强势龙头企业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
2、规划布局
园区分为核心区、示范区,总规划面积33200公顷,其中核心区2400公顷,示范区30800公顷。核心区位于昌吉市区东北部,是昌吉市新城东区发展区域,包括核心区龙头企业西域集团和昌吉市六工镇的五个村组。示范区位于昌吉市北部区域,距市区约30公里。(附区位图)
按照科技部《农业科技园区指南》和《农业科技园区管理办法(试行)》,以及《关于加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工作的补充通知》等文件精神,围绕新疆农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战略,突出地方特色,本着“适度超前,循序渐进,持续发展”和“内容建设高标准、形象建设精品化”的原则,委托中国农业大学编制完成了《昌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发展总体规划》,并通过专家初步论证。目前正在编制核心区、示范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基本建设规划、林业发展规划、水资源利用总体规划和农场庄园规划等控规和详规。
    三、新疆昌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科技“十一五”发展规划
目    录
一、科技建设现状和特点
1、科技创新成绩斐然
2、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科技的需求
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1、指导思想
2、战略定位
3、总体发展目标
4、主要任务
三、发展重点和具体措施
1、抓好科技示范点和科技特派员建设
2、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强科技管理体系建设
3、加快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4、以乌昌经济一体化为契机,加快科技合作与交流
四、支撑条件和保障措施、重点措施
1、组织管理和运行机制
2、政策环境与制度建设
3、资金投入
4人才建设
五、、园区“十一五”科技重点建设项目
1、实施依靠科技加快农业产业化示范点项目
2加大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建设,实施启动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3、实施一批社会领域项目
为加快园区科技事业发展,以科技创新和科技进步支撑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推动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参照乌昌党委“十一五”发展规划和区、州科技发展规划纲要,结合农业科技园区实际,制定新疆昌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科学技术发展“十一五”规划。
 一、科技事业和科技工作的现状
园区自成立以来,以加强技术创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发展高新技术并实现农业产业化示范为核心任务,优先发展面向优势资源转换的科学技术,实行常规技术与高新技术相结合的产业技术发展路线,以“创新、研发、示范、推广”为重点开展了各项科技工作,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为做好今后的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科技创新成绩斐然
   一是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大力推行现代企业制度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已形成了瓜菜等农作物制种、啤酒花原料、绿色果蔬生产、粮油加工等优势产业和以“西域”系列为品牌的主导产品。其中瓜菜等农作物制种已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昌吉州由此成为全国重要的瓜菜制种基地之一。西域集团先后被评为“全国种业50强企业、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科技创新型星火龙头企业、全国园艺产品出口示范区”截止目前,园区荣获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2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家,农业科技产业化已初具规模。
二是加强了园区科技支撑体系建设,园区科技发展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高。从园区发展的实际出发,成立了由新疆各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及相关部门专家组成的13人的园区专家委员会,建立了涉及农、林、水、牧、机、生态、环保、经济管理、规划建设等专业的专家库。与中科院新疆分院、自治区农科院、林科院、畜科院、新疆大学、新疆农业大学、石河子大学、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等八家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建立了技术依托合作关系。园区已形成科技专家—专业技术人员—农民技术员—种田能手的科技辐射群体,其中高级职称129人,聘请院士1名,副教授以上的中外专家12名;具有农业技术职称435人。目前,园区以昌吉为重点,在新疆15个地、州(市)以及内